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国,危险了。(第2/4页)

凤凰出东方,冥主降雍水。一统天下日,九州拜圣鬼!

没听过这首童谣的人,都觉得这童谣听着有些诡谲,好像是什么谶语。

一个士人模样的酒客叹息一声,苦笑道:

“不过是一首童谣而已,为何如此小题大做?这两年,为何雍国越来越严苛,开始钳制言论了?”

“在下从荆国来,本来是来贵国求仕,寻找一个出路。”

“谁知,别说见不到雍王的面!就连太子的面也见不到!”

“丞相府的人将我打发走,晾在长安已经一年了。”

“可是他们,却有空追查一首童谣!”

“难道贵国自信能一统天下,不需要人才了么?还是说,雍王的求贤令是假的?”

之前说话的酒客放下酒杯,笑道:“这位先生,你来的不是时候啊。”

“大王的求贤令当然是真的。前几年,来长安的诸国君子,络绎不绝啊。很多人都被大王委以重任。”

“可是来长安求官出仕的外国士人越来越多,大王哪里接见的过来?大王日理万机,整日操劳军国大事,总不能亲自考核外来士人吧?”

“如今,大王已将接见外国士人之事,交给了丞相张睢和黑衣府令康烨。”

“丞相和康府令若认为是大才,再推荐给大王。一般人才,或者滥竽充数之人,就卡在张丞相和康府令那一关,无须麻烦大王了。”

“如此一来,大王既能亲自见到大才,也不会耗费太多工夫。”

“先生没有见到大王,或许是张丞相的意思,不是大王的意思啊。”

另一个士人愤愤不平的说道:“这两年,的确有点不一样了!”

“仗越打越打,疆土越来越多,大王越来越忙。可是张丞相和康府令的权势,也越来越大!”

“我听说,很多人要见到大王,都要通过丞相和府令推荐。”

“没有丞相和府令的引荐,根本就不能进入王宫啊。就算真是大才,也要看丞相和府令想不想推荐。”

“若是不通过丞相和府令,外来的人才就算是国士,也没有机会见到大王的面!”

“我知道有两个大才,一个是梁国人,还和卫襄先生同族,名叫卫季风。”

“还有一位姓洛,乃是豫国人,虽然是个盲人,可真是国士!”

“这两位大才,要是换了以前,大王一定会委以重任。”

“可惜他们蹉跎长安一年多了,却一直无法入宫见驾。”

他说到这里,立刻有人使眼色,提醒他道:“小声点!你不要命了?”

他只能压低声音道:“你们猜是为何?因为丞相和府令嫉妒这些大才的才能,害怕他们受到大王重用,影响自己的权位。”

“所以,丞相和府令就故意设卡,不给推荐,断了他们的觐见之路。”

那荆国士人闻言冷笑道:

“原来如此啊!真是可恶!在下想不到,之前求贤如渴的雍国,居然被丞相和府令把持了抡才大权!”

“若是他们公心也就罢了,可是他们却私心自用!”

“再这么下去,各国有志之士,对雍国岂能不失望?”

“嘘!”另一个酒客道,“阁下慎言!若是被黑衣密探听到,少不得脱层皮!”

那士人长叹一声,“罢了。在下想不到,一生所学也算治国有术,却连雍王的面都见不到。”

“这求贤令,居然已经时过境迁了。”

“更想不到,雍国有这个黑衣府,连言论也不得自在了,还能动辄因言获罪!”

他重重的放下酒杯,“若是天下一统之后,便是这等模样,那这种大统,不要也罢!”

说完就站起来,“长安不留某,某自离长安!”

“听说兖国也在招纳人才,某干脆去兖国吧!”

“某就不信,就没有我韩匡的出路!”

他是真的伤心了。来长安这么久,一直被丞相府拒绝,根本见不到雍王。

满腹经世治国之学,全无所用!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酒客风风火火的冲入白家酒肆,大声说道:

“败了败了!了不得啊!”

什么败了?众人一起看去。

那人气喘吁吁的指着外面,“刚传到长安的消息!武信君在濮阳兵败被擒,损失三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