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人群中,何美娟绝对……(第3/5页)

船的样式有些老旧,大约一米半的宽度,四五米长,船里坐了好些个小娃娃,男娃娃留着冲天小辫子,女娃娃梳着两个小包包头。

一船是男娃娃多,里头两三个女孩子给大家分糕点糖果。

另一船女娃娃多,里头两三个男娃娃帮忙摇橹。

前头摇橹的是一个戴着斗笠,打扮利索的成年女子。

船影只一晃,又隐入了浓雾之中,叫人瞧不真切。

潘垚惊奇得不行,原来老仙儿说的,送子是一船一船的送来,男娃娃一船,女娃娃一船,果真是这样。

和江宝珠分别后,潘垚往芭蕉村方向走。

月光沁凉地落下,潘垚提着那盏龙形灯,也不用甲马符,只慢悠悠的往前走。

冬夜别有一番景致,路边的荒草落了白霜,月色下像是闪着莹光一样。

路是白的,树梢头是白的,就连屋顶好似都覆着一层白,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传来,让这一路不至于太过冷清。

走到一半时,潘垚听到一道哭泣的声音。

是小孩子的哭声,声音又尖又细。

“好了好了,不哭了,小六再去娘娘那儿,等明年时候,让娘娘再给你寻个好人家,成不成?”

女子温柔好听的声音响起。

“可是阿大,阿二他们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了,明明一般大,再等明年,我就得喊他们哥哥了。”

说着说着,小娃娃委屈又起,眼睛里蓄起大大的泪珠,嘴巴一扁,又要哭了起来。

潘垚凝神一看,只见前头氤氲着雾气,一大一小牵着手,大的那个,赫然就是自己在船上时看到的,那撑篙送两船娃娃的女子。

这会儿,她手边牵着个小娃娃,脚步慢慢。

小娃娃扎着冲天辫,那一身衣裳红艳艳的,就像石榴花一样,这会儿正伤心的抹眼泪呢。

似乎是注意到潘垚的目光,女子转过了身,潘垚没有避开目光,冲她笑了笑。

女子有些意外,“修行中人。”

她身边那叫小六的男童咬着手指头,也看了过来,只见他小小的个子,约莫两三岁模样,还是三头身,肚子鼓鼓,四肢像藕节,这样回头一瞅人,眼泪汪汪,可怜又可爱。

“是龙。”小六被潘垚手中的灯笼吸引住了目光,停了哭泣,指着潘垚手中的灯笼,稚气的开口。

潘垚见他喜欢,就将灯笼往小六身边凑了凑。

小六人小胆子大,瞧见巨龙嘴巴里的那团烛火,探出手就去抓。

“小心。”潘垚喊了一声,同时将灯笼往后藏了藏。

不过来不及了,这会儿,小家伙的手指头被火燎了下。

他愣了愣,随即呜哇一声,又大哭了起来。

女子轻轻拍了下他的手,声音还是温柔。

“叫你调皮,火怎么能碰。”

潘垚瞧到,女子指尖一点,小六指尖撩起的泡消了下去,只在食指上留了点淡淡的痕迹,不痛之后,小六也就不哭了,还冲潘垚腼腆地笑了笑。

潘垚就将灯笼又给他玩了玩。

三人又走了一段路,女子抱着小六,冲潘垚微微颔首,身影一淡,步入虚空,不见了踪迹。

第二日,小庙里。

潘垚拿过炭炉边的烤橘子,翘着手指头给自己剥了一个,一边吃,一边和于大仙说起这事。

“她说自己姓李,是娘娘座下的弟子,昨儿祈花,送了三十六朵石榴花出去,她就载了三十六个孩子出宫门,有一朵是何美娟祈的,人家还没成亲呢,这不,娃娃就又给领回去了。”

“……一路上一直哭呢,两船的人,就他被领回去了。”

于大仙:“胡来!还没成亲求什么子啊,真是胡来。”

潘垚点头,“我瞧那李夫人也没有生气,应该不要紧吧。”

于大仙想了想,道,“应该无妨,娘娘最是心善了。我听你说,那何美娟年纪也不大,去年刚满十八?”

潘垚点头。

于大仙:“那就更不要紧了。”

青石镇有临水宫,六里镇就在青石镇隔壁,虽然前些年破四旧,但这临水宫却被护得很好。

无他,据传,顺天圣母是救产佑童的娘娘,自古以来,妇人生孩子,那都是入鬼门关的。

就算现在有卫生院,生孩子这事还是很不容易。

孩子从小小的人平平安安地长大,更是里不容易。

六里镇和青石镇这一片,孩童未满十八岁,家里都有供奉娘娘神位,求娘娘保平安,护着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