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任重道远(第3/4页)

至于哪些人能进,哪些人拒绝,王永仁私底下授意米思他们即可。

“BOSS,这是最终的融资方案,还请您过目。”

“好。”

下午一点,刚吃完午餐的王永仁,听了CEO米思的工作汇报。

在确立了新德里分部的合作方案后,米思和原有的大股东梅隆财团、波斯顿财团代表,紧急开了个小会,确定了第三次融资的估值和融资份额。

原先的150亿美元,上涨到了160亿美元,对外释放16个点的股权,融资25.6亿美元。

当然,这个融资估值也获得了第三次融资领投方花旗投资基金的认可。

此次融资所得的资金,除了晚上欧美各地的中专仓之外,还计划在巴西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要想让华尔街接受Sheling网在北美敲钟上市,光靠华夏一个生产基地,肯定是不行的。

那样的话,即便上市了,市值也不会高,甚至还会被有心人借题发挥。

虽说现在有诸多财团巨头加盟,北美这边直接‘零元购’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关部门出手打压,就会很恶心了。

因此,在海外成立生产基地,成为了第三次融资后公司发展的重点。

“海外生产基地的考察,你们需要多考虑下当地的环境因素。”

看完了报告之后,王永仁简单吩咐一句,算是默许了这个融资方案。

“是。”

听到老板的吩咐,米思认真地点头回应。

之后,米思连续会见了几家财团的代表,相继确定融资的额度和出资方式。

都是谈了许久的融资方,在新的融资方案出来后,众人做了简单的沟通,就正式确定了Sheling网的第三次融资方案。

“咔咔咔……”

在到达纽约的第三天早上,诸多闪光灯的照耀下,王永仁代表Sheling网,和融资的第三方代表签署了合约。

此次融资方里,领投的是花旗银行旗下的投资公司,汇丰、瑞银、塔塔、住金融等十余家资本初次进入,原有股东里,梅隆、波斯顿、伯克希尔、DST、FQ贸易、安娜贝尔跟投,合共融资25.6亿美元。

除了必须的塔塔和住金融两家以外,其余几家都是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圈的巨头,算是为Sheling网后续的加速提供动力。

于此同时,王永仁通过海外注册公司真正持有的个人股份,明面上已经低于20个点,堪堪19.26%,完全符合华尔街大佬们的心理界限。

至此,Sheling网的上市之路,已然进入了最后的快车道。

“震惊,Sheling网上线两年,豪取160亿美元市值!”

“快时尚行业的新巨头,Sheling???”

“花旗等诸多财团看好,Sheling能否领导快时尚行业洗牌?”

“快时尚行业迎来变革,Sheling来势汹汹,Zara、HM、优衣库等老牌行业巨头能否赶上?”

“Sheling,最新崛起的独角兽!!!”

……

同样的,这笔不菲的融资案,也获得了华尔街不小的关注,诸多金融报纸竞相报道。

相比之下,同行业的Herln也不过估值30亿美元,被远远抛在身后。

巨头们只会关注行业中的领头羊、独家兽,可不会在意什么第二、第三,除非那个行业的市值巨大。

而快时尚行业本就有很多巨头,如Zara、HM、优衣库、CA等等,Sheling只是占据了互联网销售的先机,更有金融危机的助力,拉低了全球普通年轻人的消费水平,才乘势而起。

如今,Zara和优衣库几家公司都已经开始重视互联网销售,势必会让快时尚网购行业重新洗牌,跟风而来的小公司受到冲击是肯定的。

“老板,有几家报纸和电视台想采访您!”

刚从庆功酒会上回来,拒绝了诸多好莱坞女星的王永仁,听到陈秘书的汇报,随口回了句:“让米思和吕总去。”

他可不想在这北美太过显眼,不然走到路上都怕被打枪。

就连早上签约现场的照片,但凡要发表到报刊和网站上的,王永仁都让人把自己的照片隐藏,争取做个低调的小富豪。

众所周知,在华尔街太过耀眼的华夏创业者,善始善终的真不多。

“好的,老板今天不放松一下吗?”

美目眨了眨,陈冬关心地问了一句。

今晚,可是有那么多好莱坞女明星到场,对于自家老板亲睐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