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晚安,美利坚(第5/7页)
苏联在阿富汗的失利,让大多数美国普通人松了口气,苏联连阿富汗都打不过,所以应该也不太可能打来美国。
本杰明看向电视机里滔滔不绝聊着黑人新闻的主持人,脑中却在思索汤米的全球新闻网概念。
就像汤米说的,世界上的确没有一个全球英语新闻网络,目前唯一一个勉强与全球沾边的,就只是默多克集团的新闻网络,他如今在欧洲的英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实现了近乎垄断的局面,撒切尔能坐稳英国首相,得益于默多克集团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她的声音,样貌比竞选对手出现在英国民众面前的次数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至于默多克的老家澳大利亚,更不用说,澳大利亚两党都要看默多克的脸色,他能决定哪个候选人最大限度出现在选民面前。
但即便是野心勃勃的默多克集团,也没有敢冒然去构建一个全球英语新闻电视网络,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在澳大利亚彻底掌握舆论,让政客全部都要对他卑躬屈膝,确定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才大举攻入英国,与英国那些传媒公司厮杀,他搞定英国,才敢挟两国之力登陆美利坚,即便如此,为默多克提供贷款的金主们仍然心惊胆战,因为澳大利亚也好,英国也好,都与美利坚没有可比性,事实也是如此,在澳大利亚和英国无往不利的默多克,在美国步履维艰。
本杰明相信默多克那位犹太同胞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为汤米这种思路的风险比稳扎稳打高出不知多少,背负近百亿美元债务,最近两年在财务上始终捉襟见肘的默多克集团不敢尝试,本杰明出身华尔街,他知道很多投行因为默多克集团这两年的大额亏损以及大量现金收购行为,开始考虑停止支持它。
“风险不是一般的大,汤米,我知道你是想要赌重大新闻,就像CNN当年运气好,遇到挑战者号空难,当月就增加三百多万订户一样,像这种全球关注的重大新闻,我相信,只要你能抢先发布一次,就能让你在全球范围增加上千万的订户,但问题是,你不能保证,你的新闻网,就一定能抢先发布,你怎么知道哪里会发生重大新闻。”本杰明没有否定汤米的思路,只是说出了自己担心的问题。
做电视的媒体人,都清楚只要抢先发布重大新闻,就能带来大量收益,问题就是,没有人知道哪里会发生重大新闻,没有人知道第二天发生什么,也许你的新闻团队正聚精会神盯着莫斯科,等待莫斯科发生随时都会出现的政变,但也许可能,你在镜头前喋喋不休莫斯科时,美国总统突然被枪杀了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主动出击。”汤米看向本杰明说道:
“我不知道柏林墙什么时候被拆除,不知道苏联哪一天寿终正寝,也许今年,也许明年,也许十年之后,但我可以主动出击。”
“首先,和CNN一样,招几名被洗脑肯吃苦热爱新闻工作的年轻人,什么都他妈不用做,给我飞去德国驻扎在柏林墙边报道,每天都围绕这面墙开展他妈的新闻工作,我比CNN会更大方,我会报销他们的机票,当地食宿以及差旅费,只要他们确保演播室的新闻主播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想要连线那面墙,都有记者守在那里,对着镜头有话说!”
“第二,疏通公关,吉姆在麦肯锡工作过,对这种事应该很熟悉,不需要拿到拆墙的时间,只需要疏通东德,花钱也好,卖屁股也好,总之让东德政府部门允许我们的记者驻扎在那里,直到那堵墙被拆除,而且看在我们花了大价钱的份上,必须是独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有其他新闻机构在西德抢先,我们也能有另一个视角的首发,我们永远有多视角。”
“第三,技术支持,我研究过CNN和其他各个国家知名新闻频道的记者通讯装备,他们的驻外记者依靠当地电话线路与自家演播室连线,如果电话线路被破坏或者被勒令暂停,他们连个屁都传不出来,我们的记者,每个人都确保配备一台随身卫星电话机,就算当地所有通讯线路被破坏,也不会影响把消息直接传回演播室。”
“想想看,柏林墙被拆除,两德统一对世界而言,算不算重大新闻,而我们如果第一个通知全世界,订户当然会增长,早晚会发生的苏联解体,早晚会发生的海湾战争,都一样,只要我们确保两到三次这种重大新闻的首发,那些各个国家的新闻机构就该知道找谁合作,苏联有那么多加盟国,如果它们先后独立,那说明我们有很多重大新闻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