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这里就是他的港湾(第3/6页)

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他正想岔开话题,忽然想起之前从招标方那听来的事儿。

一个月前,百越公司承接的新开发区项目中包含有一片占地面积约30亩的安置区项目,据说是是用来接纳从威兰特行省南部隔离区疏散的难民。

这些居民大多数来自亚文特城,已经在隔离区里待了一个月,又在海上飘了将近半个月,如今终于要靠岸了。

半个月前薯条港的《幸存者日报》似乎顺嘴提过这事儿,只是由于热点事件太多,没有倾注太多的篇幅大张旗鼓的宣传。

他印象中那篇新闻似乎提到了那艘船靠岸的时间,而且好像就是今天!

那些从亚文特城来的幸存者应该知道一些关于当地的情况。

想到这儿,丁宁顿时来了劲,精神抖擞地看向了帕里。

“我这儿有个好消息,你想听吗?”

帕里瞟了他一眼。

“你都说了是好消息,还问我想不想。”

丁宁一脸神秘地笑了笑却不解释。

“今天傍晚,你下班了之后别急着回去休息,去码头转转。”

帕里一头雾水的看着他。

“去码头做什么。”

这家伙果然不知道!

丁宁冲着他神秘一笑,却不解释。

“别问,你去了就知道了。”

帕里翻了个白眼,不想听他卖关子,不过却把这事儿记在了心里。

吃完饭后,他小憩了一会儿,醒来之后把饭盒洗干净了。

回去的路上,他特意绕了个路,去了一趟昆娜的家,将饭盒放在了她家门口的邮箱旁边,并在里面夹了张纸条,写下了今日份的赞美。

严格来说那不算是赞美,对于他而言那确实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味。

哼着小曲回了工地,他手脚麻利的干完了剩下的活儿,并在六点的钟声响起时准点下了班。

将工具还到了仓库,帕里想起工头说的话,并没有回营房休息,而是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

这一路上他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公路两旁的街景。

多亏了他们这些战俘们卖力干活儿,这片一无所有的荒地最近也欣欣向荣了起来,不再只有一座光秃秃的港口。

在联盟工程师的指导下,他们用一种据说添加了生物质的水泥修建了可自我修复的公路,接着开起了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沿着街道修建了一排排热带风情的独栋小屋。

那些屋子盖好了之后,很快住进来一群来自海涯行省和南海联盟的幸存者。

这些人有的卖衣服,有的鞋子,还有卖五金工具和自行车的,或者开酒吧和餐厅,而他们先前从联盟那儿领的银币也终于有了用处。

是的,联盟并没有开玩笑,真按照联盟的最低工资标准给他们发了工钱,而且从他们登陆的那天算起已经发了整整两个月,并且在他签约了私人承包的工程队之后还长了薪水!

而这也是帕里最难以置信的,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疯了!

疯狂的还不只是如此。

负责经营战俘营的百越公司不但鼓励他们就业,还鼓励他们创业,并且给他们的商业计划提供有限责任与担保的贷款!

除了不得离开馒头港和不得持枪之外,他们和生活在附近的幸存者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租了房或者买了房子甚至还能申请从集中宿舍改成“每周报到一次的监视居住”,搬到战俘营的外面。

联盟压根儿不担心他们逃跑,毕竟只靠两条腿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只要创造的价值比待在战俘营里更高,联盟甚至不在乎他们干的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更不在乎他们在哪儿干活。

就帕里了解到的情况,他们工兵队的队长便开了一家名叫“建得快”的建筑公司,新开发区域三分之一的工地都是他们在弄,而且弄得又快又好。

这帮家伙大概是用上了修战壕和炮楼的施工经验,倒是没辱没自己的名字,那一栋栋两三层高的房子还真就噌噌噌地从地上长了出来。

不只是工兵队的弟兄,隔壁百人队的队长也不甘示弱,带着手下的弟兄们开了一家“丛林毁灭者”木材厂,听说生意也是火爆到忙天天加班。

至于为啥叫这名字,大概和之前揍过他们的丛林兵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