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现经典名场面!反复反驳!(第3/4页)
“为什么检方和执法方没有调查出来,孟子义的骑行工具或者是乘坐的交通工具,这一点很难吗?”
“没有调查出来的事情,就等同于没有证据。”
“再有就是,根据法医的鉴定报告显示的,顾乔和谢伟死亡是由于某型号刀具,杀害。”
“这种某型号刀具在孟子义家中并没有出现过,也没有任何孟子义购买此类型号刀具的证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孟子义根本就没有这所谓的凶器刀具?”
“他没有杀人,没有购买刀具,自然不知道凶器去哪里了。”
“这一点也从侧面验证了,孟子义,没有杀害谢伟和顾乔。”
“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谢伟和顾乔是孟子义杀害的。”
这个时候,柏浩杰追问了一句:
“根据被告方委托律师的陈述,那么为什么孟子义在一审的时候会陈述人员是他杀害的?”
“如果不是他杀害的,他为什么要承认?”
苏白:非逼我说的那么直接吗?
为什么承认这不是明摆的事实吗?
苏白当即进行反驳:“刚才我让孟子义将自己身上的伤痕已经亮出来了。”
“孟子义是由于遭受到了犯人的殴打以及侮辱和精神上的折磨,不得已选择了供述。”
“可是在法庭上……法庭是一个极具神圣的地方。”
“法律坐在这里。”
“孟子义可以阐述他的委屈,阐述他遭受的的不公平的待遇,阐述他为什么供述。”
“这也是为什么孟子义选择在高法院内进行翻供的理由。”
“并且我方认为。”
“在本案当中,没有最直接的物证,也就是凶器,不能够解释孟子义是如何到达案发现场。”
“这两点没有解释清楚,我方就不承认检方的指控。”
“所以我方想要请昆市高级法院和省检,对于本案再次进行梳理调查。”
“接受我方当事人孟子义的翻供。”
“以上是我方的陈述。”
苏白深吸了口气,在陈述完毕之后,将目光紧紧的落在了审判长席位上。
怎么说呢……
最关键的凶器没有找到,一审判决完全是硬判。
依照的就是孟子义的口供,后续补充证据。
并且。
苏白了解到,在一审的时候,一审的审判长告诉过孟子义。
如果交代了最主要的物证凶器,那么就判定孟子义死缓。
但是如果不交代,就是死刑。
也恰好是苏白在死刑未执行的时候,提起了二审。
要不然的话……
这个案子说不定就成为了一个特大的冤案。
审判台席位上,关东风作为审判长,面对苏白更烦躁了。
凶器和如何抵达案发现场,这两件事情的确非常重要。
被告人诉讼律师也的确抓住了这一个方面进行了陈述。
可是……
这个案子的所有嫌疑都指向了孟子义。
中级法院进行判定的时候,也判决了死刑。
他和高院的相关人员商量过了,中院的这个判定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
本案的判决应该怎么做?
思量了一会儿,关东风问出来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在物证方面先不做讨论。”
“本案的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孟子义具有重大的嫌疑。”
“根据聚餐人员的陈述,和孟子义自己的陈述,都指向了他,具有杀害两名当事人的直接性。”
“孟子义作为刑侦人员,很清楚顾乔和谢伟两个人遇害死亡,他承认了这个罪行会是什么结果?”
“可是他为什么不能够坚持自己?”
“人不是他杀的,他为什么要承认?”
“难道就因为以上的原因,孟子义就承认了自己杀害了顾乔和谢伟?”
审判长的思路和询问,怎么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是……
这问题怎么那么离谱?
人不是他杀的,他为什么承认?
那是因为在看守所的时候,精神已经面临了崩溃,可能在那个时候比死亡更遭受折磨。
所以承认了。
但是承认并不代表他真的杀人了。
审判长的这番询问太具有倾向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