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第3/3页)

话音刚落,离他写出那道题大概也就过去五分钟的时间,徐晚星举起手来。

霍华德以为她有问题要问,出口都是一句:“an,please。”(请随意提问。)

谁知道等来的却不是一个问题,徐晚星认认真真望着他,说:“t=1/36s。”

讲台上的老教授目光一顿,接触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都是孩子们懵懂的眼神,唯有那个穿着灰色卫衣、似乎毫不起眼的小姑娘,用清晰又明亮的目光望着他,眼角微弯,仿佛在问:我答对了吗,教授?

哪怕早已知悉这道题的答案,霍华德也有些难以置信,低下头看了一眼笔记本上的答案,重新确定一遍。

t=1/36s,准确无误。

这样的高光的时刻,徐晚星有过不少,那么多的不眠不休,难以言说的执着与热爱,最终变成了课堂上短暂而闪耀的片段。

她得到了大家由衷而自发的掌声。

老教授从笔记本上移开目光,重新注视着后座旁听的小姑娘,笑了。

“what's your name?”他问她叫什么名字。

徐晚星笑了,说marry。

曾经的英语渣,贪玩得连英文名都懒得去找,不同于那时候的女同学们绞尽脑汁四处搜寻动听又稀罕的名字,她直接翻开英语书,指着一单元出现的那个人名,“那我就叫marry吧。”

所以有了marry christmas。

不是拼写错误,是独一无二的marry christmas。

这样的高光时刻出现了好几次后,霍华德也观察了她很长一段时间了。偶尔留下了难度很高的课后题,都会特意看她一眼,说如果解完了,可以直接发他邮箱。

离开时,他总能看见小姑娘不随人流,独自坐在教室里,执着地开始解题。

当他开车回家,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品尝太太做的一桌好饭,往往就会听见手机的提示。邮箱里又多了封新邮件。

他不用打开,也知道发件人是谁。

他笑起来,低头看时,眼里有温柔又明亮的光。

妻子问他:“so,marry again?”

他含笑点头,“certainly。”

“which marry?”

“the marry。”

这世上有很多需要区分的点,却也有可以全无边界的地方。在浩瀚的宇宙之下,跨越国籍,不分肤色,无关年龄,只有热爱。

他向校委会提出申请,希望破格录取那个marry。只是亲自把申请书放在徐晚星面前时,他目光明亮地望着她,微微一笑,叫的却是。

眼前这位才不是普普通通的marry。他有预感,这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