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5页)
刘青松示意她小声一点,“王爷特意交代了不可声张,你别让人听到了!”
刘夫人笑得合不拢嘴,“是是是。”
还是没缓过神来,对着菩萨拜了拜,“真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王爷,那可是王爷,竟然真的来了我们府上!”
忽然眼睛一亮,“老爷,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呀!”
……
思兰用了晚饭后,和哥哥妹妹,一起被父亲带去见临泽王,一路上又兴奋又忐忑,拉住父亲的袖子,“爹爹,王爷只是暂住在我们府上,女儿前去会不会惹他不快?”
刘知县拍拍女儿的手安抚,“怕什么,王爷既然住在咱们府上,这点脸面还是会给我们的。咱们只是自家人正常去见个礼,这才不失了礼数,又没有对外声张。”
“你也好在王爷面前露个脸。”
刘思兰也安下了心。
剩下两人也是要见王爷了,激动不已!
刘岱没心没肺地赞叹,“天呐,我们家,竟然住了个王爷!!!”
翻来覆去地说,“真是想都不敢想,那可是王爷啊!!!”
刘知县让儿子快快住嘴。
来到临沂王房间外面,两个虎背熊腰一脸凶像的侍卫便双手交叉拦住。
刘知县暗暗吞了口唾沫,在门外低首拱手道,“下官刘青松,携犬子小女见过临泽王殿下。”
“得知王爷到来,下官全家上下都甚是惶恐,特来给王爷见礼。”
门口安安静静,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一道尖利的声音,“让他们都进来吧。”
是王爷身边的忠公公。
门应声打开,刘青松一行人进了门。灯烛明亮的房间内,太师椅上坐着一个一身深黑锦袍的年轻男人,眉骨深邃,鼻梁高挺,英俊的侧脸和清晰凌厉的下颚轮廓在昏黄的烛光下也未曾柔和一点,透着冷薄的寒意。
刘知县一行人见过礼之后。
刘思兰连头都不敢抬。
暗忖,不是说这个临泽王是个很温厚的人么,可是为什么看起来和传闻中一点也不像。
谢珏手肘撑在桌上,如墨的发丝落在肩头,邪肆的凤眸沉沉,压迫感十足,看着便让人退避三舍。
哥哥和小妹都说不出话来。
刘思兰想到父亲的话,再怎么样,来都来了,她也要在王爷面前露个脸才行。
强行压抑着恐惧,刘思兰蹲了蹲身子,行了个礼,“思兰见过王爷,得知王爷大驾光临,母亲还准备一些梅阳县特产,特献给殿下。”
话音落下,谢珏这才抬眼,没什么语气道,“本王收下了,无事便离开吧。”
刘知县见状连连点头,刘思兰也不敢再说些什么。捏着手帕福了福身便要转身。
谢珏眉头忽然皱了皱,薄唇轻启,“等等。”
刘青松一行人又赶忙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谢珏视线落在刘思兰手里的手帕上,那手帕上绣的是一株兰花,本没什么稀奇。只是不知为何,他看着竟觉得眼熟。
兰花,本就风雨不折,而她的手帕上这株兰,绣线走势更为坚韧些。
他虽于绣功上无甚了解,却莫名觉得很像一个人曾经给他绣的石榴花荷包。
谢珏压下眼,疑心渐起,“你这手帕是谁给你绣的?”
刘思兰见王爷突然问起手帕,还知这不是自己绣的,不知何意,慌忙中不自觉地就回答了起来,“王爷好眼力,这手帕是教臣女礼仪的老师赠给我的,我颇为喜欢,便时时带在身上。”
谢珏:“老师?”
刘思兰便想着刚好也可以在王爷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是的,不瞒殿下,家里给思兰请了个女夫子,专授礼仪德言,插花品茶。思兰老师是曾经王府里出来的,是以对这些都很是精通,老师也常常夸思兰学得好。”
刘知县见王爷竟然对兰儿的礼仪有兴趣,心下也是大喜。
“王府出来的……”
谢珏沉着眼,沉默片刻,“年岁几何?”
刘思兰:“禀王爷,老师今年二十有五。”
二十五岁……安公公心想,比姑姑可足足大了五岁啊,怎么可能是姑姑。
更何况姑姑怎么会在这种偏僻的小县里。
刘知县见临泽王没说话,以为女儿说得不够清楚,连忙补上几句,“这沐娘子虽是个寡妇,但是规矩礼仪是从不出错的,教得也很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