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放手一搏,殊死一战(第3/4页)

一击不中,对方有了准备,再想下手可没这么容易了。

回到霍县的时候,经过清点,这一战,折了五千二百多人。

若是击溃了吕军,倒也值当,问题是,大寨犹在,很麻烦。

更麻烦的事也来了,太史慈跑进来,拱手道:“主公,城里在传言林墨已经回到彭城,组织兵力救援,声称在本月底内将我等赶出淮南!”

“什么?”

闻言,众人一惊,皆是面面相觑。

马腾兵败的消息确实传回来了,可他回来的也太快了吧。

月底,那也就是说,他已经带人进入盱眙一带了吗?

随军的有谁,吕布来了吗?

一想到吕布,孙策的脑海里就浮现广陵城下那双永远波澜不惊的眼神。

“区区沙砾,不及我半分……”这句话说完,一计飞踹,能把自己踢的在地上犁出数丈距离。

该死,画面感太强烈了!

孙策敢拿淮南三郡下手,自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面对吕布,可那也不是现在这副模样啊。

此时大军尚未消化三郡之地,勉强攻破了鲁肃,只怕也无力招架林墨和吕布。

一个智极近妖的谋士,一个武力无双的猛将。

不是,他们这个时候就回来,难道不怕刚刚到手的司州不稳吗,从徐州调兵马来,就不怕曹军发难吗?

这跟诸葛亮先前猜测的完全就不一样,孙策感觉自己被忽悠了。

该不是他们自己担心吕军从安丰越过安阳山去进攻江夏,才刻意让自己当了枪头吧。

各种心思凭空而出,小霸王感觉情况很不妙。

撤军吗……

虽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可孙策都觉得太不应该了,剑已出鞘断无收回的可能。

淮南三郡对于吕林重要,可是对于自己更重要,这是进军中原唯一的希望,断不能让!

“公瑾,你有什么想法?”孙策望向了周瑜。

不管是以武将的身份,还是以谋士的身份,周瑜在军中的地位,都不是诸葛亮、鲁肃能比的,甚至贾诩也无法相比。

江东军中,自孙策下,包括程普、韩当这些老将都服周瑜。

昨夜一战就是最典型的实例。

“我们收到关中战报的时候,吕军是在七月中战胜击溃的十部联军,就算林墨马不停蹄的赶回徐州,要召集兵马最快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做好准备,断不可能现在就进入到了盱眙,这只怕是林墨的攻心之计而已。”

周瑜说完,众人神情凝重,随后又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林墨回彭城之事只怕不假,说到底,谁也没想到关中十部的十几万兵马会在数月间就被他全部收拾了。”看过战报,只是知道林墨用了离间计,可具体怎么用的,周瑜并不知晓。

但内心深处,对于他的手段还是很惊叹的。

后面这番话孙策倒不关心,不过前面的话让他心里松弛了不少。

思忖片刻后,沉声道:“吕军连日行军,又中疲军之计,加之昨夜血战,短时间内军力定然无法恢复。

我意,趁他们军力疲乏,又无险可依的情况下,举寿春军寨之兵,一鼓作气拿下他们,只要这股兵马被吃,刘晔那点兵马,根本挡不住我们。”

听来很莽。

可事实证明,下意识的想法有时候往往是最快捷有效的。

周瑜深吸了一口气后,点头道:“还有,请主公书信曹操,告知萧关兵马已被我军牵制在淮南,邀他进攻徐州,事成后我们只要广陵一隅。”

“曹操?”

孙策眉头紧蹙,“他会答应吗?”

“一定会的!”

周瑜斩钉截铁,“吕林得司州后,豫、兖二州就成了被三面夹击的态势,若他再不趁机反击,往后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如今,他已得益州,唯是浮空山下刘备尚与夏侯渊对峙,若他能主动撤回南郡,让出武陵,双方罢兵不难。

说到底,刘备是疥藓之疾,吕林才是心头大患,这个道理,曹操懂的。”

这番分析下来,孙策便有了信心。

曹操,他有绝对的理由挥军中原,这一仗他们两人是在所难免的,而自己主动牵制一支吕军的话,就等同于正面分担了曹操的压力,总好过自己一人对付吕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