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但是突然爆发了外交危机(第3/12页)
长沙王气鼓鼓地对侍官说:“你告诉他,不见。”大有一句话也不想跟百济人多说的意思。
长生无奈道:“爹,咱还不确定人家要说什么呢。”
长沙王只道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会说出什么好话,执意不许她出门。
长生便道:“就算他们背信弃义,我也要讨个说法呀。”
长沙王觉得这才像话,胖手一挥,道:“那倒也是,你去好好教育教育他。”
驿馆中说话不方便,二人相约在馄饨铺附近的七曲桥相会。见面之后,大概都能猜到对方要说什么,但是都没有先开口。
李敬看上去一宿没睡,顶着黑眼圈,趴在桥上,看着底下的乌篷船在河道中来去,搅碎厚重阴云留下的倒影,叹道:“太子与公主,恐怕缘分未至啊。”
“是啊。”长生道,语气有一点点伤感,但更多的是不满,道,“你们太子动作还挺快。”
李敬叹了口气,解释道:“并非太子,是国王的意思。早上新来的使者说我国王后一病不起,找人看过之后,说是与未过门的儿媳相冲所致。国王、王后情比金坚,担心王后身体健康,无奈之下,只好取消婚约。”
“还挺会找借口,知道我命硬。”二人之间原本和谐友好的气氛湮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她语气中的敌意。
李敬无奈地苦笑:“公主与在下置气,又是何必?大局已变,你我身在其中,都免不了为其左右罢了。若是在下,或是太子拿主意,想必不愿如此,谁让我们人微言轻,做不了主呢?”
长生也知道过不在他,但是不对他发泄一下,又能找谁去说理呢?总得找个人怪罪一下吧,因而继续撇着嘴不说话。
李敬站在一旁陪她沉默。
黑云压顶,低飞的燕子从他们身边掠过,空气沉闷得令人难以喘息。一阵疾风刮过,建康城迎来了入夏的第一场大雨。
二人被暴雨淋得措手不及。李敬想叫长生快些跑去避雨,却见她不但不慌乱,还仰头望起了天。他只好站得离她近些,试图帮她挡住裹挟着雨水横扫而来的凉风。
并肩站了一会儿,长生在风雨交加中侧过头去,嫣然一笑,对他说:“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就停了。然后出大日头,衣服马上就能晒干。”
“嗯。”李敬点点头,揽过她的肩,推着她往桥下走,边推边道,“但是免不了一场风寒发热。”
“唉,唉,唉,你别推我呀……别推……啊啊啊啊!”
桥体颇陡,下了雨路又滑得很,长生猝不及防,吓得一路尖叫,幸好小步紧捯才没摔倒。下了桥,她立刻实施打击报复,绕到他背后去推他在石板路上跑。
李敬无奈地直告饶:“哎哟我的公主,在下知错,知错了……我这老腰,您行行好,可别推了。
长生心一软,他立刻又反过来推她。
长生便嚷着:“好啊,你这骗子。”再推回去。
二人打打闹闹,很快便跑到了驿馆门前。
雨也在这时候停了。
长生站定,身上湿乎乎的,头发和袖子都在滴水,在破云而出的金光中笑着对他道:“再见了。”
李敬跨进门槛,对她一拱手,也道:“再见了,公主。”
第二天,百济使臣便进宫,同皇帝说了国王的意思,再三表示平阳公主是个好姑娘,对于这种结果他们也觉得非常遗憾。
虽然萧子律针对这种墙头草的行为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但是人家都说不娶了,大宋总不能上赶着嫁吧。他扮了半天黑脸之后,长沙王又出来扮红脸,说算了算了,好聚好散,正好闺女也舍不得离开家。
最后焦头烂额的皇帝大手一挥,也说罢了,和亲一事就此作罢,但希望两国友好关系能够长久保持下去。
李敬带头连连称是。
于是困扰长生半载的和亲风波,就像这盛夏暴雨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就这样结束了。意料之外的程度,令她半天缓不过来,直到为百济使团送行的时候,整个人还感觉在云里雾里。
驿馆边的依依杨柳下,百济使团已带着皇帝赏赐的赠礼整装待发。长生同李敬说好了,自己也会来送他,又给他添了两辆马车的行李,对他道:“这些都是我之前准备带去的书籍,虽然人不去了,书还是可以去的,就当作礼物赠予贵国太子吧,也算是缘分一场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