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谁爱和亲谁去,反正我不去(第10/12页)

谁知她没说,对面的人倒对她说了,说完还自觉唐突地道歉,称自己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她,从没见过生得这么好看的女子。

“郡主此等家世样貌,不知我大宋哪个男子才配得上。”杨五郎边说边摇头感叹。

长生淡定地反问:“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小生?”杨五郎摆手,“小生哪有那个荣幸。”

他因为午后刚服了散,身上还热乎乎的,意兴尚酣,言谈举止也都是慢条斯理的,给人一种性格温软、十分好说话的感觉。长生便将自己的来意与他说了。

杨五郎听完,沉吟半晌,确不似沈家那位表现激烈,只是意味深长地勾了勾唇角,笑得魅惑,问她:“关于你我,坊间都有些传言,不知道郡主听说过与小生有关的没有?”

“听说了。”长生老实答。

杨五郎啜了口梅子酒,抛着媚眼问:“郡主怎么看?”

长生耸耸肩:“那你总要先告诉我是不是真的,未经证实的流言蜚语我是不会信的。”

杨五郎把玩着酒盏,反问:“那关于郡主的呢?”

长生果断道:“当然不是。”

杨五郎闻言,魅惑多情地笑了一下,道:“那小生的自然也不是。”

长生眨眨眼:“既然不是,我还有什么好看的?”

话题突然就聊不下去了。就在杨五郎寻思着该如何往下接的时候,听到有人唤自己,循声望去,只见一行来了三人。分别是一袭青衫、修长挺拔、凤仪不凡、往人群中一站一眼就能认出来的萧子律,和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萧槿,还有一个他不认识的陌生男子。

那男子大冬天穿了双木屐,白衫玉簪,极尽简约,清瘦单薄,表情寡淡。插手站在那里,宛如芝兰玉树,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温润不张扬、积淀深厚的华贵之气。即使穿着再朴素,也能从卓尔不群的气度中辨认出其乃出身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

杨五郎被他牢牢吸引住视线,半晌没动静。长生跟着看去,重点看到了萧子律,脑海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眉毛不自觉地抖了抖。

而那名和萧槿站在一起的男子,毫无疑问便是康乐侯谢灵运的二儿子谢麟了。长生同他打了个招呼,邀请他们入座——虽然不大愿意带上萧子律。

两拨人互相拜会过。萧子律玩味地看看二人,再看看放在一旁的花灯,笑道:“我说哪里来的这么浓的桃花香,原来是有人桃花萌动。”

长生懒懒地朝萧子律右首瞥了一眼,呛声道:“萧三郎腿脚不便也没耽误出来凑热闹,真是精神可嘉。”

眼看二人之间的一场唇枪舌剑又要开始,萧槿忙解释是自己硬拉着他来的。因为长生没跟她一起,她不敢自己一个人出门。

关键时刻这小妮子的胳膊肘果然还是向着自家人,长生不满地轻轻哼了一声。

三个人忙着重复上演平常戏码,谢麟则在一边体贴地帮萧槿把花灯放好。谁也没有注意到,杨五郎的视线一直定格在谢麟身上。

萧子律听说杨五郎和长生是约好一起来的,做惊讶状,对他道:“兄台,你知不知道,前几日,我们安阳郡主只是去沈府坐了半个时辰,沈瑸就被沈大人责罚禁足一个月?据说还给关祠堂里头让抄家训,手指头都要抄折了。”说完还故意抖抖衣袖,把自己的青竹手杖露出来些,暗示他好好考虑考虑与长生结交的下场。

长生心想:杨五郎才不是那种人。

果然,杨五郎只笑眯眯地招呼大家喝酒,全然没有接这个话头的意思。

长生甚为感动,对杨五郎的好感已经上了另一个层次。由于心情大好,还拉着萧槿也喝了几杯。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一个问题:众人觥筹交错间,谢麟和萧子律都在关心萧槿不胜酒力,别喝太多,杨五郎却没有提醒她这一点。视线的焦点仿佛不在她身上,而是一直黏在谢麟身上似的。

谢家盛产美男子,天下皆知,爱美之心又人皆有之。因此起初长生只是以为杨五郎关心远道而来的客人,怕怠慢了他,才总是跟他套近乎,问了他许多临川的风土人情。

直到亲眼看见杨五郎给人家倒酒的时候,故意碰了碰谢麟的手,才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其他人都没说什么,包括谢麟本人。她也只好认为是自己眼花,大概是为谣言所害,有了什么先入为主的印象。她告诉自己这样不好,不要多想,打消疑虑,继续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