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同舟共济(第4/5页)

除了儿女之情,还有什么能让一个聪明人脑袋发昏?

更何况太子容貌英俊,身份尊贵,虽担着天煞孤星的恶名,却拦不住京中女子对其眷眷之心。

姜玉竹感到啼笑皆非,她很想告诉母亲太子对女子不感兴趣,可又想起自己是以男儿身在太子跟前当差,怕惹得母亲胡乱猜想,只好道:

“娘,我与太子之间清清白白,只不过狩猎场上发生了一些事,致使我暂且还不能离开太子府,不过我答应您,一旦有机会,我肯定会辞去官职,我已和太子商议过,会在磨勘后将父亲调去江陵任职。”

殷氏怎会同意将女儿独自一人留在京城,自然又是苦言相劝一番。

关键时刻,姜慎拿出一家之主的威严,沉声道:“玉儿这么久没归家,你少说几句,先让她好好吃饭。”

姜玉竹忙顺着父亲的话,说自己离家多日,很是想念家中菜肴,趁机询问其母亲在江陵置办的院子有多大?荷塘里的莲蓬什么时候结莲子?哥哥在当地新开的铺子可还顺遂?

晚膳过后,姜玉竹主动叩响了父亲的书房。

“爹,我给您泡了一盏参茶。”

烛光下,她看到父亲双鬓间多了几根银发,心中一酸。

姜玉竹后悔了,她早就后悔了,她不该和蒋高吉争一时之气,瞒着父母参加科举。

她太自信了,总以为只要她小心行事,便可全身而退,殊不知她的那点小聪明在权贵者眼中,不堪一用。

她和全家人的性命,在无上皇权面前,就如蝼蚁一般渺小卑微。

“说罢,你为何不愿向太子请辞?”

姜慎浅啜一口参茶,他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女儿,心中感慨:还是女儿知道心疼人,女儿是块宝啊!

不像掉进钱眼里的儿子,只顾得在外东奔西跑,连一盏茶都没给他奉过。

姜玉竹从实和父亲提起南苑猎场上发生的事,话中省略太子眼疾一事,只说自己在狩猎场上碰巧救下太子,打破了五皇子谋害手足的阴谋,从而卷入几位皇子的夺权之争。因此,她希望父亲与母亲在这个紧要关头,去江陵躲避一段时日。

姜慎放下茶盏,他看向满脸愧疚的女儿,目光慈爱,笑着道:“傻玉儿,我和你娘怎么会留下你一个人呢。”

一句话,便让姜玉竹瞬间破防,泪如雨下。

“爹,我一直在拖累你和娘...”

姜慎走上前将女儿拥入怀中,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

恍然间,姜玉竹仿若回到了小时候。

曾经在老宅子里,表兄妹指着她的鼻子说她是小煞星,是会给族人带来厄运的怪物,迟早有一日会害死身边所有的亲人。

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和声音,却学透了大人鄙夷的眼神和语气。

年幼时的她不知所措,只能委屈地躲在桌下悄悄抹泪,然而哭了没一会,父亲那双宽大的黑靴突然出现在眼前,弯下高大的身子,轻轻将她抱出来,声音温柔的像一朵云:

“玉儿莫怕,爹和娘会一直护着你...”

———

翌日一早,殷氏前往趟绸缎庄,一口气买回来数套男子衣裳和配饰。

回到宅后,殷氏紧绷着脸,一边将新买的衣裳搭在姜玉竹身上比划,一边念叨:

“你平日里不方便去绸缎庄挑选衣裳,带去太子府的那几件衣裳,袖口都蹭上了墨汁,若是被太子瞧见你衣冠不洁,小心赏你一顿板子...”

姜玉竹笑得眉眼弯弯,她一把抱住殷氏的手臂,撒娇道:

“那母亲定要心疼坏了,半夜从姜家祠堂拿出竹板戒尺,潜入太子府给太子一顿板子,为女儿报仇!”

殷氏听了姜玉竹的调侃,终于绷不出黑脸,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母女二人互相嬉笑了一会,殷氏突然想起什么,道:

“我早上去了趟花市,听说过几日便是萧家世子的生辰,萧夫人好大手笔,竟然将京城花市里的玉兰花都买光了,说是要用来装饰萧世子的生辰宴。”

殷氏一边说,一边从彩釉花瓶里取出枯萎的玉兰花,放入几支她今日从花市采买从海.棠花。

“早知如此,我就提前一日去花市,你最喜欢玉兰花,娘却没给你买到。”

姜玉竹愣了会神,笑道:“只要是娘买的,什么花都好。”

过了半晌,见母亲的心情看上去不错,姜玉竹又试探着问道:“母亲,在南苑猎场上,萧世子曾邀请我去赴宴,他说宴席上会有华庭书院里昔日的同窗...我可以去赴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