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高难度的止血,救人必有大收获(第3/4页)
李敬生向警察说明伤者的伤情时,饶是见过大场面的警察也为之色变。
伤者的伤情如此严重,行凶者完全漠视法律,这是想要致人死亡啊!
“辛苦你们三位了!救护车应该马上就会到,交接之前,还要麻烦你们照顾一下伤者,尽全力保障他的生命。”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敬生表现得非常淡然。
警察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诊所那老旧严重的喷绘招牌。
“阳光诊所!咦……这不就是前些天上报纸的那家吗?怪不得敢站出来救人!”
他们对李敬生不由又高看了几分,目光中除了赞赏,还有着几许敬佩。
危险情况下,不是每个医生都愿意站出来冒着巨大风险抢救伤者的。
尽管每位医护在进入医学学府时都宣读过誓言,但是真正能把它记在心上,并且恪守的却是极少。
唐萍与小高听了警察对他们的夸赞,心中都是美滋滋的。
医护的成就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攻克疾病后看到患者康复,另一个则是家属、患者、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认同。
这时,救护车呼啸而至。
看那车牌号就知道,又是第二医院的救护车。
这片区域有病患、伤者需要抢救,十次有十次是第二医院出急诊。
因为人家才是这片区域的老大,其它基层医院应该没哪家敢给它上眼药。
“又是你们这儿呀!”
跟车护士下车后,看到又是李敬生,又是阳光诊所,多少有点异样。
急诊医生却是满脸堆笑的走过来跟李敬生打招呼。
“李医生,您好!”
“您好!”
李敬生并不认识这个医生,但是瞧着对方这热情的态度,肯定认识他,而且知道他在第二医院有些影响力。
“我是急诊科的住院医师戴兴,前段时间在骨外科参加专培,有幸听过您的大名,一直没机会认识。今天要接急救病人,下次有机会再上您的诊所来拜访您哈!”
原来是急诊科的医生。
能够拿到专培机会,想必是非常优秀的医生。
规培是实习医生在毕业后,进医院正式规范化培训,为未来成为正式住院医师做准备。
现在为了提升医疗质量,也可能是研究生在临床的表现不太好,很多地方的大院都要求本、硕、博,一律进院规培三年,通过考核后才能留院工作。
至于专培,可以理解为专业强化培训。
比如规培完毕,进了胃肠内科,工作两三年甚至更久,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对某个相关领域的临床经验很缺乏。相当于有了一块短板。
这时候可以申请进那个相应科室参加专培。
时间比较灵活,通常是几个月。
学成后再回原来的科室工作,这时候短板补齐了,实力也就更强了。
这位戴兴医生是急诊科的优秀医生,却对李敬生如此热情巴结,并不难理解。
急诊科的医生地位比较低,他觉得李敬生潜力巨大,提前搞好关系,将来说不定就是一条很高级的人脉。
还有,李敬生是徐医师的徒弟。
想跟他学习正骨手法的医生不在少数。
如果戴兴医生学会了正骨手法,在急诊科的地位瞬间就能大幅提升。
甚至直接在急诊科开展这个治疗项目。
成年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利益而努力。
不存在无缘无故的对一个人好。
跟车的急诊护士震惊的看着李敬生。
她没想到这个小诊所医生居然是第二医院比较出名的医生。
至少戴医生的巴结态度,让她意识到李敬生在第二医院的地位不会很低。
“我也非常高兴认识戴医生这样的优秀医生,眼下还是抓紧时间救人吧!这个伤者受伤非常严重,头部出血量很大,我没办法止血,只能先给他把伤口缝上……”
李敬生与这位急诊医生简单寒暄过后,催促赶紧处理伤者。
说实话,他不是很喜欢这位戴医生的表现。
太热情的人,结交快,断交往往也很快。
这类人通常特别势利,属于笑面佛。有事相求时,比谁都热情,觉得你没利用价值了,直接像垃圾一样扔得远远的。
合力把伤者抬上担架后,运上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