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平秩序(第2/4页)
更关键的是,祂太贴心了,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助手。
妙寒无论嘱托祂什么,都能很快完成,哪怕不行,也会给出各种方案,极尽贴心。
如此神洲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整个银河的接纳,对万族的接管,将大家重新聚集为一个银河文明集体。
这与过去跟法缇玛配合的情况,简直是天壤云泥之别!
以前让原始虫族干点事,就跟挤药膏一样,除非命令很贴合进食、繁殖、杀戮这样的天性,不然就好似一头犟驴。
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
而遵纪却仿佛是另一个极端,兢兢业业,服务周到,干什么事都全身心投入,不会有半分脾气。
哪怕有异议,也会条理清晰地告知,表达其中道理,没有任何情绪输出。
并且祂提出任何问题,祂都一定会先给出一些应对方案,充满思考量。
让妙寒、颛顼、孔子等人,大喊舒心!
秦始皇见了都抱了两台回宫。
这年头,所有的统治者,都不再是统治者了。
历代人皇,历代天子,尽管复活,但他们的国,早已消亡。
哪怕昔日的臣子都还在,可在人人如龙,资源极大丰富的如今,所有王权都消散如烟。
人均造化星辰,纵横太虚,就连一年前最贫苦的人,现在都在研究维度知识。
诸此种种的冲击,在过去全部都无法想象,王侯将相这种东西,自然而然就没了,妙寒甚至都没有刻意去颁布什么。
纵然还残留些什么,也多是名誉上的。
在逐渐完善的太平秩序中,依旧身居要职的古帝,只剩下两位,一位是黄帝,一位是颛顼。
其余古帝人皇,都急流勇退,选择安享太平。
他们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与银河万族中的佼佼者,有巨大差距!
无论是见识、思维方式还是能力,都差了一大截。
于是有的重新定下心来充实眼界,比如大禹,有的干脆就躺平,选择追逐生活中的美好,比如舜帝。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纵然是时代级领袖,亦有差别。
黄帝与颛顼,是英雄造就了时代。
没有黄帝,文明会走向另一条岔路,华夏不会有共同的文化。
没有颛顼,就不会有绝地天通,神权永远凌驾众生。
而有些古帝,虽然非常优秀,但却是时代造就了英雄。
没有大禹,还是迟早会有人站出来治水,因为当时滔天的灾害是必须要解决的。
没有舜帝,还是会有一位威德崇高之辈,平定四凶,因为他们也都是迟早要解决的。
神洲人口就那么多,能开辟一个时代的人,古往今来也没几个。
“哇!我终于出狱啦!”
炎帝元年,一月初三,安欺生踏出了地府,从炼狱中归来。
然后见到大变样的冥河,直挠脑壳。
滔天的冥河,横贯太虚,仿佛一片星云!
它隔开了两界星空,隐约能眺望到冥河另一端的浩瀚群星。
不多时,有巍峨的大舟出现,甲板浩瀚无垠,如一片大陆一般,又好像一座极度庞大的宫阙,朝他驶来。
“这是冥河摆渡船?”
安欺生直接懵了,一名炎天卫士瞬间出现在他面前,要将他引渡,离开冥界。
他上了船,内部有各种殿宇与华丽的密室,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不像是一艘船,倒像是一处仙府,广阔无边,什么都有,琳琅满目,让他应接不暇。
他甚至见到了一块药田,长满许许多多闻所未闻的仙草、灵药。
一颗神珠悬照在药田上,熠熠生辉,如同一颗白色大光球。
在下方,有人还在借此制造东西,各种珍贵的资源,跟不要钱一样,从神珠中坠落。
“哈?”安欺生忍不住上前,同样围观的人还有很多。
其中不乏熟面孔,不少是他以前的弟子。
“师尊!”众蓬莱弟子,向他行礼。
蓬莱门风极严,无论世道变成什么样,师尊永远如父亲一般。
“很好,你们也出狱了?”安欺生点点头,见他们很多人气质都变了,不禁感慨。
一名弟子正是崇光子,他泪流满面道:“弟子日夜都在思念师尊,今日见师尊气度如旧,弟子也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