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6/11页)

不用你们承担责任,这是我们两人的事,大不了离婚!马邑龙梗着脖子说。

屁话!找你来,为了听你说气话?你回去,先把凌立给我哄好,认个错,夫妻间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拍拍哄哄又恩恩爱爱了。我找你来就这意思,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走!

马邑龙不情愿地答应着走下楼去。他是往家方向走了,可走着走着,肚子里的气又开始往上顶,他根本没把握回家见到凌立后能冷静地面对,肯定等着他的是一场新的更激烈的争吵。事实上,他已没办法冷静地思考问题,心里有说不出的恼怒和绝望,他不断在心里劝说自己别冲动,先冷静下来再说。但他怀疑自己能不能完成这项任务,眼下这对他来说比完成一次发射艰巨多了。

真的,他告诉自己,你需要一个人冷静地待两天,等理智一些后,再去跟凌立谈。否则,肯定砸锅。他这么想定后,便命令司机将车掉头,先回“沟里”去。

在“沟里”只待了一天,第二天被于发昌发现了,硬是把他撵回了家。当他推开家门时,凌立已经走了,留给他的是一份离婚协议书。

这是凌立第一次提出分手。

小刘回来了,他没接着小鱼,说是家里没人。马邑龙“哦”了一声,脑子里闪出一个活脱脱的小女孩。她身上总是背着一个小娃娃,说是她的孩子,一会儿哄它睡觉,一会儿喂它吃的。她总跟着他身后“伯伯、伯伯”地叫,声音脆甜脆甜。那时候,司炳华只要有空,走到哪儿,也把她带到哪儿,十分地宝贝。小女孩看见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让他拎着两胳膊转圈,每次转得晕晕乎乎站都站不住了,嘴里仍叫着:伯伯,我看见星星了!快!再来一次!那几年,小鱼是大家的开心果,咯咯咯的笑声让满屋子飘着甜甜的香气。这一切,全随着炳华的离去而离去了……

走吧!他招呼马晓龙。

小鱼呢?马晓龙关掉电脑走了出来。

她没在家,我们走。他这样说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乎乎地沉下来。

那我也不去了。马晓龙马上没了兴致。

你不是想去吃“老战士酒家”的火锅吗?马邑龙问。

“老战士酒家”坐落在发射场外面山脚下,老板是基地的退伍兵。这里的鸡鸭全是放山野里养大的,还有二十多种菌类,号称一水儿的绿色有机食品。最早,仅有一间破破烂烂的泥坯房,因门口打着一条标语: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服务,再加上以“老战士”为店名,看上去挺亲切,基地上上下下的人这个进去吃碗面,那个进去吃碗粉,渐渐就吃出了人气,生意也红火起来。前两年,又改头换面,简单装修后,成了一个颇具规模颇有特色的酒家,双休日,连城里人,都会驾车带着家人朋友来品尝这里的风味特色。

算了,太麻烦,还要走那么远。晓龙说。

走吧,今天我刚好有点空,再往后更没时间。马邑龙还是想陪儿子吃顿像样的饭,满足一下他的愿望。其实,他知道自己更想满足的是当一次好父亲的愿望。

没关系,你忙吧。晓龙却一副坚决不去的样子。

那你吃什么,这么晚了?马邑龙担心他瞎对付。

我随便哪个小店吃一点就行,你真的不用管我。马晓龙转过身又回房间去了。

他还想说什么,望着嘭的一声关上的房门,怔了一会儿,从皮包里的一个牛皮信封里抽出两张一百元钞票放在桌子上。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一个人出门去。小刘的车在院子里等他。

大院很安静,马路上几乎见不到车辆和行人。车子驶上营区唯一的一条环路——那个陡坡往下走时,路边有个移动的身影透过车窗撞了进来,是个女孩。她在路的右侧慢慢地爬着坡,不知是车灯晃眼还是习惯,她的眼睛眯着,脸色刷白,一副幽幽的样子,和另一个女人的神态十分相似。不用说,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女儿。这些年,他一直没机会近距离地见过这孩子,多少次机会都错过了,特别是前些日子,这孩子的奶奶送她回来,他很想去看一看老人——一直有这样的心愿,想替炳华为老人做点什么,可是,当“艾米莉亚号”升空后,他从“沟里”赶出来时,老人已经走了。老人送孙女回来只在基地待了三天,便急匆匆地返回了老家,连跟老人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遗憾就不说了,主要是心里过意不去,想起来很不是滋味。他自己也想不明白,基地上下对这一家人,没有哪个不歉疚的,包括对这个小女孩也如此。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睛仍盯着那个孤零零的身影,看上去那么让人心痛。他真想代炳华好好地疼爱她,当时连凌立也有这份心。小刘好像明白他此时的心思,故意把车速放慢,以便让他看得更清楚。她长得太像她的母亲!五官、神态,走路的姿势,全都像。她怎么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呢?为什么连这一点都像她的母亲?在淡淡的夜幕下,这女孩显得那么单薄,样子看上去也那么忧伤、孤独,让马邑龙本来就不平静的心境变得更加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