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在港台出名(第3/4页)
第二天的场次在下午五点,结果有些学生和年轻人慕名而来,下午两点就来电影院问:“请问有没有《那些年》的电影票?”
“不好意思,今天的场次在下午五点,”
“还有票吗?”
“有的,给我来两张。”
售票员这边还没有收钱,另一边又来了两个穿着高中生衣服的学生:“请问有那些年的电影票吗?”
“还有吗?”
从两点开始,不断有人进来询问那些年的电影票。
三点多的时候,唯一场次的电影票就已经卖完了,另外一些买不到电影票的高中生有些躁动,尤其是宝岛那边的,《那些年》这部电影,宝岛的热度要比香江好一些,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特别喜欢电影里的那种调调。
因为电影里周牧言他们穿的校服本身就是通过宝岛那边改的,十分相似,而周牧言又长得如此帅气,吸引了一众花痴少女,而男生们经过女生们的宣传,也发现这是一部从来没看过的爽剧,不管是前期摆烂然后励志考上大学,还是说后面靠着写小说,成为一名收入不错的作家,然后同学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职业,平时最不被看好的同学竟然去海外留学,而高中时候长得最帅的男生竟然成了二手车销售,超有代入感的好吧!
“你们电影院怎么做事的啊!这边这么多人在买票,怎么就没有了?一场根本不够看啊!还不快加场次!”
“加场次!”
“加场次!”
一些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把电影院围的水泄不通,在那边团结起来抗议,这个时候,其实电影本身已经不重要,这些学生们就是想闹事。
经理大汗淋漓,在那边说:“大家请安静一下,我去和我们老板请示一下。”
之后打了一个电话给电影院老板,说:“老板,客人们闹起来了!”
“闹起来,是因为什么?”
“就是我们引进的那部电影……”
“哪一部?那一部?怎么?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情节,如果是那样的话,赶紧把电影撤档,可别影响到我们电影院的声誉。”
“不是……那部电影的电影票卖完了……顾客们吵着要加场次……”
“什么?”老板一愣,显然没有想到。
很快,经理走了出来,说:“各位,请安静,我已经和老板沟通好了,临时加一场五点半的场次!想看的请这边买票!”
“喔~”年轻人们欢呼了起来。
这个时候,来电影院看电影的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心中好奇,到底是什么电影这么火?于是上前问道:“还有票么?”
一连三天,《那些年》的场次一加再加,从原本的两场排片排到了一天五场,甚至是有的院线已经撤掉了原先的电影给那些年加场次。
每一场的上座率都高于百分之七十,而且随着电影的热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部电影,甚至连一些媒体也开始宣传这部电影。
《最大黑马,小成本制作青春电影票房超过一千万台币!》
《震惊!本月票房之最竟然是完全素人拍摄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本月单曲搜索之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有目击者发现,今日火热的电影男女主角周牧言和唐婉携手在深水埗出现》
香江的狗仔队还是很厉害的,周牧言带着唐婉她们去香江都没和人说过,但是随着电影的火爆,很快就被爆了出来,周牧言无奈还带着唐婉上了几次采访。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六月初上映,截止到七月中旬的时候,宝岛地区总票房在4.1亿台币,折合8578万元。
这在内地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宝岛地区,那些年这部电影票房仅次于之前的两部《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在整个宝岛华语片中,票房排行第三名。
而香江票房是6128港币,折合5494万元,在年度香江上映的电影中,仅次于星爷拍摄的长江七号。
这部电影一共给周牧言带来一亿四千万的收入,去除院线分红以及宣传,周牧言可以拿到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说周牧言的净收入在九千八百万。
这在2010年的电影票房史上并不是特别突出,票房比周牧言高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仅用了两百万的拍摄成本,而且整部电影没有一个流量艺人或者是老戏骨的,周牧言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唯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