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5/5页)
虽说魏成淮违抗军令,可追根究底是世子赵仲平的错,还牵扯到了赵巍衡,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还得看齐王。
所有人都眼巴巴瞧着。
崔舒若知道此事时,也忍不住心中一紧。
但随后便略放宽心,因为她十分清楚,魏成淮虽违抗军令,但齐王绝不会杀他,否则幽州不稳,半途投靠的将领们也会跟着寒心。
也许会有些皮肉之苦,可说到底魏成淮是受齐王家事连累,大抵会给些“甜枣”,不必担心。
反倒是如何惩戒赵仲平,如何安抚赵巍衡,其中的度相当重要,也昭示着齐王的心意。如今赵巍衡不但军中势力甚大,甚至也十分得民心,齐王会不会动换世子的心呢?还是继续猜忌?
但任谁也没想到,齐王他……
赐婚了。
令公主嫁予赵巍衡做平妻,并且封了郡王爵位,而赵仲平被急召回并州,如何惩处怕还要等回来以后才能清楚。
至于有关魏成淮的惩罚,和崔舒若预料的差不多,军棍四十,赐下食邑三千户。和后者比,区区皮肉之苦当真算不得什么。
齐王赐下的可是能惠泽子孙万代的食邑,莫说四十军棍,便是八十、一百,怕也有人抢着要挨。
如此一来,半途投靠的旧将们安心了。
倒是齐王对于赵巍衡的态度,委实令人不解。人人都清楚,这位晋室的公主,不出意外是要嫁给齐王来日的继承人的,等到将来,前后朝血脉相承,能免去许多麻烦。
可他要真有废立世子的念头,又为何迟迟不对世子惩处呢?
不提众人心中翻转的心思,倒是被迫灰溜溜回并州的世子赵仲平,真是恨的咬牙切齿。人人都说是他故意加害赵巍衡才偷偷解决了传令兵们,只有他自己清楚,压根没有这回事。
他从来没有收过任何求援的传信令箭!
即便他再蠢,也不会明目张胆做这种事。
赵仲平思来想去,此事最大的获益者只有赵巍衡,极有可能是赵巍衡和魏成淮合谋演的一出戏。
思及此,他便咬牙切齿,恨上了赵巍衡跟魏成淮。
“若我此番尚有翻身余地,定要叫你们偿还今日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