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6/8页)
对方已如此明显,崔舒若自然是要圆一圆他意的。
崔舒若唤来莺歌,向她询问前院的事,后来又让她去弄清楚郑衡之每日都是何时去赵巍衡院子里的。
这点小事对家生子的鹦哥而言,简单得很,但她更好奇的是自家郡主娘娘怎么会突然对一个外男有意。
难不成……
正好的年纪,一个是权贵家中的郡主,一个是高门世家子,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但鹦哥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提醒自家主人一二。于是,她犹豫的说道:“二娘子,您身边时短短少不了人的,尤其是去外院,少说身边也得跟着十几个人,若是有何事,夫人怕是第一个就知道了。”
她的委婉提醒崔舒若听懂了,但却并不在意,而是淡淡笑着,“嗯,我心中有数,你只管打听清楚就是。”
鹦哥咬了咬唇,屈膝应是,然后便出门打听去了。
崔舒若十分坦然,她对郑衡之没有半点男女之情,那是崔神佑两情相悦的男子,不是她的。即便是窦夫人真的问了,她也会另寻由头说清楚。在儿女亲事上,窦夫人因为自己当年的无可奈何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对女儿们一贯优待。
没见赵平娘过了年都要二十了,亲事还是没定下吗?
这个年纪,换作一般的贵女,都是两三个孩子的娘了。虽说宗室跟皇族的女子出嫁都晚,但再晚最多不过是十八九岁,赵平娘再耽误下去就错过花期了。
为此,窦夫人没少忧心,近来叹气都变多了。
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眉目,出挑的郎君选了不少,可要么文弱赵平娘不喜欢,要么高壮武艺强可人却粗鄙了些,窦夫人看不上。
一时间就僵住了。
可要让窦夫人捏着鼻子往下挑的话,她也不甘心。自己好好的如花似玉的女儿,又是郡主,凭什么要挑身份低些的,来日出门交际,别的贵女可怎么看赵平娘。
不过,也并非全然没有好消息的,快要过年时,齐国公不知收到了谁家送来的年礼,十分高兴,并且私底下想窦夫人透露说平娘的婚事恐怕有着落了。
但多的却又不透露,非要等到时候再说,气的窦夫人大冬日嘴巴起泡。
这些还是赵平娘跟崔舒若抱怨,崔舒若才知道的。
赵平娘放言她到时候反正是要亲自见见对方的,还得试探试探他的功夫,绝对不能接受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只晓得空谈的人做郎婿。
崔舒若当然是大力支持,因为她知道赵平娘会称心如意的。
赵平娘的坚持,后来真换来了一位既武功不俗,又万事听她做主,家资颇丰的郎婿。等到后面齐国公造反时,对方甚至连牢骚都没有,当机立断变卖家产为齐国公招兵买马。
反倒是崔舒若自己,当赵平娘问她想要寻什么样的人时,她支支吾吾的说不出究竟。
可能,以崔舒若的见识和要求,她很难在这个时代寻到称心如意的人。
不纳姬妾只是最最基础的,还要志气相投,彼此尊重。
赵巍衡跟孙宛娘已经是千古传唱的帝后佳话,但赵巍衡照样妃嫔无数,儿女众多。
崔舒若并不指望能找到众人眼里的好郎婿,得到了是锦上添花,得不到也无妨,她只要能活得逍遥自在,恣意畅快就行。
而在鹦哥打听清楚郑衡之去寻赵巍衡的时辰后,崔舒若第二日就去了赵巍衡的院子。
她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并且崔舒若本人也十分理直气壮。
因为赵巍衡还欠她一本《水经注》!明明在迎亲那日说好要送给她的,结果都过去多久啦,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所以,崔舒若她要讨回来!!!
尽管主要目的是去见郑衡之,但要回属于她的《水经注》也相当重要。
等到崔舒若真的进了赵巍衡的院子时,果真撞见了在多宝阁下认真看书的郑衡之。他虽用的是借口,但为人敦厚好学,却是实打实的静心读书,每翻一页,都必定是已仔细阅览过。
崔舒若和他视线正好相撞,崔舒若对他屈膝一福神,他也站起身,腰间温润羊脂玉顺势垂下,朝她低头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