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将有我(第2/4页)
也只霍去病敢冒这个大不韪,公然提出来。
“淮阴侯自有功过,臣不做评论。
但他留下兵法传世,一生百战不败。后世兵家阅其兵书,学其战术,受益无穷。”
马蹄声声,霍去病笔挺的坐在马背上,从容道:“韩信若不能公然入兵府,其他人进去能心安理得?
谁敢说自己比淮阴侯更懂兵事,勇武能胜过项羽?
既是论兵,少了淮阴侯,这兵府也要弱几分颜色。”
年老之前的刘彻,没犯过糊涂,胸怀壮阔,魄力十足。
他略作沉吟:“淮阴侯开国时,高祖曾说他国士无双,略不世出。统兵多次打出过兵家奉为神迹的战役。
朕可以允你,将他引入兵府,名传后世。”
霍去病难得逢迎了一句,笑道:“陛下胸怀,千古难遇。”
刘彻哑然失笑。
他马屁听得多,但霍去病的马屁听的很少。
车架前行,说话间已出了长安。
“朕知道你的神妙行军法又有长进,用来催兵行军,朕想看看。”
霍去病道:“就十里路,陛下要看神妙行军法?”
行吧,十里就十里。
霍去病做了个手势,随行禁军气势蓦地一变,兵锋乍起!
下一瞬间,禁军队伍,皇帝的帝辇,后方随行的宗室车架周边,悄然漫起一层薄雾。
轰!
马蹄踩在地上,速度激增,没有重量般随风而去,霎时间已在百丈外,神乎其技。
后方随行的百官,宗室车架齐齐吃了一惊。
沿途还能看见不少民众,或车辇也在往城北方向去,但都被提前布防的禁军,挡在主路两侧。
这个时代,难得有举国传告的大事。
长安民众,天下各地来人汇聚,热闹程度不难想象。
……
汉文化历史悠久,在传承中繁衍出无数的姓氏。
其中出现过一些影响力很大的氏族,更有甚者还开创过一朝盛世。
比如说陇西李氏,源于颛顼和皋陶之后,在秦汉时期,已是著名的武将世家。
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都出自这一家族。
还有赵郡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而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
其族内的李牧,更是战国名将。
这次入兵府,李牧必榜上有名。
所以李氏族内来了过百人,可见其兴。
另有弘农杨氏,也就是后来号称“关西孔子”,四世三公的杨氏。
又有太原王氏,更是雄杰层出,秦将王翦,后来的王安石、王阳明等等。
荥阳郑氏,陈郡谢氏,琅琊王氏……这些家族共同构成了整个天下的望族代表。
眼下这些氏族,已有了几分后世门阀的雏形,在各自的地方,俨然如土皇帝。
并手眼通天,和朝中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族内直系女子,能让王孙宗室子弟娶其为妻而沾沾自喜,因其千年传家,底蕴之厚重,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宗室。
显赫于天下的望族,与宗室联姻,彼此互惠互利。
单是一个琅琊王氏在汉唐间任宰相者就有一百零四人,“公侯世及,宰辅相因”,成为其家族特色,可见其势。
而此刻,这些世家大族,都聚集到了长安。
他们比皇帝先一步来到城外的兵府奠基地点。
早在一月前,霍去病出征匈奴时,长安城北十里,已破土动工。
征劳力苦役以万计,奠定了主体工程的框架。
造型方正的大殿地基,以巨木为立柱,极具汉时建筑恢弘磅礴的气象。
各方氏族,长安百姓,天下闻讯而至的人,过来后都在周围等待。
望族们乘车马,和普通民众隔开,各自聚在一起攀谈。
周围清理出诺大一片地方,供他们专门停车,停马所用。
提前赶来的大汉禁军,位列四方,气象森严。
“这是将花费都用在了兵事上,连坐的地方也不准备,要站着观礼?”
有些氏族传承千年,比大汉立国还要久的多,私下交谈,言语无忌。
“这次入兵府,可有你的排位?”
陇西李氏所在处,一个老者负手而立,问刚返回长安的李广。
李广跟随卫青一起回来的。
他身畔老者就是当今陇西李氏家主,李广的族弟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