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天变(第3/5页)
那若是我们假设,《太平御鬼经》没有错漏,没有失传,这问题又是出在什么地方?”
话到此处,莫成君稍稍顿了顿,就道:“错在时代不同了,错在这近一千四百年的岁月流逝,错在这漫长的岁月下,天地不一样了?”
“天地不一样了?”
张二长老有些失声,他甚至呢喃自语道:“可这天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莫成君奇怪的反问:“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大到日月星辰,中到山川河流,小到红尘百态,世事人情,什么都是在变化之中。
那这天地悠悠,千百年的时间,总会变得不一样,这不是很正常的嘛?”
这其实就是观念问题了,在莫成君的概念中,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化的,且一切具体的事物也都得经历产生,演化和消亡的过程。
我们之所以察觉不到变化,或者是不那么敏感,更多的还是应了那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也唯有向后纵观十年百年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许才会有所惊觉,原来,已经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啊!
张三长老依旧有些难以置信,又问:“那您说说,这天地到底哪里不一样了?”
莫成君反问:“那三长老,你说这一千多年的岁月,人族九州到底有何变化?”
“有何变化?”
张三长老被问的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有那么一瞬间,他脑海中冒出来了不知多少‘大事件’,但也搞不清莫成君想问的到底是哪个?
莫成君似乎明白他的纠结,自顾自的道:“这一千四百年的时间,已是很漫长了,人族经历了大玄代夏,换了一个王朝。
同样是大夏的顶梁柱,武道一途已然没落,而真正走上舞台的是我等,仙道宗门。
这等变化,还不够大嘛?”
老实讲,鬼灵门对于这个改朝换代其实并不敏感,谁叫他们历史够长,又在大夏末年封了山门,躲过了那一场灾劫。
没了多大的损失,自然感触不深。
只是,莫成君这么一说,张三长老也得认,但一群人更迷糊了。
小吉祥又忘了大人讲话,小孩不许插嘴的教训,嘟囔了一句:“这有关系吗?”
“这当然有关系!”
莫成君居然点了点头,轻声道:“大玄代夏,都说是武夫一道没落了,压不住这天地大势,镇不住这红尘滚滚,妖魔鬼怪,需得我仙道入世普度众生,救民与水火。
这是最普遍的说法,但我前段时间几乎把大夏末年的史书和传记都翻遍了,做了一个统计。
大夏末年,整个王朝有绝代武圣一位,就是那号称为王朝续命五十载的张须陀,更有武圣不下二十位,皆是有名有姓,有履历过往,有宗门羁绊的强人。
他们或许各有诉求,但大玄王朝一声令下,他们又有谁敢不从?
就这等数量,较之大夏立国之初,太祖帝禹一位武圣撑起来的王朝,又是强了多少倍?
更不要提大夏乃是典型的以武立国,和对异术的打压相比,武道是在蓬勃发展的。
从最初的武道宗门,再到武院体系,甚至到后期已然成型的武举取仕制度,说是倾全国之力培养武夫都不为过。
除此之外,大玄王朝更是修订武库,收录天下武学,并聚了不知多少宗师武圣日夜研究,得了那秘传的皇室九大武道法相。
就这,还不算朝廷向外传播的三十六种,以及有名有姓的可以成就武圣的功法,不下百种。
这又比大夏立国之初强了多少?”
说到这里,莫成君终是顿了顿,才抛出自己的论点:“所以,其实不是武夫一途没落了,相反,他们有了长足的发展,实力达到了又一巅峰。”
“可他们失败了啊?”
这时薛岭开口了,小家伙听了半晌,终于忍不住了。
“是啊,他们失败了,这自然有朝政腐败,王朝内耗的原因,但终究实力在那,无论如何不该是那般不堪。
但事实就是如此。
他们败了,一败涂地,以至于被我等仙宗打压至今,连头都抬不起来。
那原因是什么?
他们太弱?
不,不是他们弱,而是我等仙门变强了!
可大夏立国足有千五百年的岁月,异人已经被打压的快抬不起头了,没有好的学习发展的环境,为何会比武道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