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一大发明(第2/3页)

林为民点了点头,“是个好苗子!”

霍建起笑道:“回头我可得把您这句话捎给小王,估计这小子能乐疯了。”

跟霍建起聊了几句,林为民又问起韩山平电影上映的事,燕影厂计划让这部电影十一上映。

以这个年代来说,《赢家》的演员阵容是不错的,宁静和耿乐演过《阳光灿烂的日子》,邵兵也属于这个年代的偶像派演员,几个主要演员的知名度都相当高,可以吸引不少观众。

“宣传方面要多注重。”林为民叮嘱了一句。

这年头国营制片厂的宣传工作实在是一言难尽,无非就是印点海报,在电影刊物上打打广告,手段乏善可陈。

这一方面是观念陈旧导致的,一方面也是不舍得花钱。

这部电影毕竟不是国文社主控的,林为民也不会过多的建言。

但韩山平对林为民的建议还是很重视的,当场便表示可以追加20万作为宣传费用。

20万不算什么大钱,但对于投资只有100万的《赢家》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宣传费用。

见韩山平如此重视,林为民也对佟钟贵说道:“我们也按比例追加一笔宣传费用。”

佟钟贵点头称是,韩山平却忙道:“林老师,用不着,这笔钱我们出就行了,毕竟我们是发行方。”

韩山平态度执着,林为民便没有再坚持。

又过了几天,林为民接到了罗杰·斯特劳斯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上帝保佑米国》的英文版译文的初稿。

以林为民的英文水平,再搞个英文版其实不难,但他懒得耗费这个时间精力,直接交给了罗杰·斯特劳斯去搞定。

前后也就一个月左右,FSG出版社的效率还是不错的。

林为民将译文扫过一遍,《上帝保佑米国》写的本身就是米国的事,用英文读起来,更有感觉。

罗杰·斯特劳斯在邮件里也专门提到了他对小说的感受,最开始他只是听林为民简述了小说的内容,心中就已经充满了期待。

等小说翻译完成之后,他迫不及待的阅读了一遍。

在给林为民写的电子邮件当中,通篇出现了4次“amazing”,并用“magnum opus”来形容这部小说。

相比masterpiece、classics等同样可以代表“杰作”的单词,magnum opus的逼格高多了,因为人家属于英语中的舶来拉丁语,有着“巨著”的含义,通常是形容伟大艺术家和经典名著时才会用到。

通过文字,林为民能够感受到罗杰·斯特劳斯雀喜和激动。

他花了几天时间,修改了一部分翻译内容,然后又将邮件罗杰·斯特劳斯发了回去。

然后又特地给罗杰·斯特劳斯打了个电话提醒他,接到他的电话,罗杰·斯特劳斯又拍了一顿彩虹屁,并跟林为民预告,不出意外小说将会在10月上旬出版。

与国内相差了两个月时间出版,对于跨国出版来说,这个效率已经非常高了。

如今,《上帝保佑米国》的销量一天一个变化,每一天都在突破记录,外界那些亲米派对他的攻击仍在继续。

林为民这次也算是见识了这帮人的战斗力,确实不一般。

当初他写《燃烧》,虽然也是批判米国,但重点还是放在资本主义本身上,批评声也有不少,但跟这次比就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

林为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人家的祖坟给扒了。

于华这天早上拿给他一份《沪上文论》,这是份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内容以当代文学的研究评论为主,适当介绍外国文论及其动态。

最新一期的《沪上文论》上,有位复旦大学的副教授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

《论林为民作品中的反M倾向》,光看这个名字就够吓人的。

文章内容洋洋洒洒六千余字,罗列、分析了林为民作品当中所有涉及到外国,尤其是米国的内容,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林为民民粹思想严重,借作品污蔑其他国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为保守势力撑腰,妄图干涉舆论风向。

“林老师,我看您这回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这回这帮人骂起来没完。”于华说道。

林为民放下杂志,笑道:“标题起的够吓人的,帽子扣的也够大,真是辛苦他们费这么多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