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建社四十年未有之盛世(第2/3页)

当初林为民说剧本必须得到他的首肯,罗伯托·贝尼尼这次把初稿剧本发过来就是征询林为民的意见,让林为民将他对剧本的意见都写下来,他再做修改。

这样做效率慢了点,不过正好罗伯托·贝尼尼手头还有一部电影在拍,也并不影响什么。

1月19日是腊八,早起孙姐特地熬了腊八粥,吃完了早饭之后,林为民正要开车去上班,陶慧敏坐上了他的车。

“你送我一下。”

“你车呢?”

“发动不起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天冷的事。”

林为民发动了车子,嘴上说道:“快十年的车了,正好给你换一辆。”

“换什么,开的好好的。”

夫妻俩说着话,林为民将陶慧敏送到了人艺门口。

自从林为民上个月从米国回来之后,陶慧敏就已经开始回人艺上班了。

小豆包出生一这么长时间,她就没上过班,一直在家里带孩子。

待了一年多,人都快待傻了。

现在话剧市场不像以前那么火热了,话剧演员们的收入不高,工作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陶慧敏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排排练,晚上回家带个孩子,生活轻松惬意。

送完了陶慧敏,林为民来到国文社,在办公室待了没一会儿,程早春便冲了进来。

“批了!批了!”程早春一进来就兴奋的喊道。

“批什么了?”

“批地啊!第二印刷厂在东三环外有个仓库,可以腾给社里盖房子。”

东三环外啊,位置还算凑合。

“多大地方?”林为民问道。

“七千多平。”

林为民操起外套,“走,去看看。”

他雷厉风行的便出了门,开车来到位于八里庄附近的仓库,开着车绕了两圈,然后将车停在仓库院门前,心中有些高兴,这旁边不就是未来的CBD吗?

“看着还不错吧?应该够用了。”程早春问道。

“嗯,挺方正。”林为民随口答着,心里想的却是未来家属楼的规划。

居燕京,大不易。

未来燕京城寸土寸金,有了这么块地方,可不能浪费。

第二印刷厂仓库的这块地皮,四四方方,东西长、南北短,林为民拿脚步丈量了一下,大约有个150*50的样子,住宅都靠边建,盖四栋多层住宅刚刚好,中间是园区,要是挤一挤,盖个西向的拐子楼也行,那就是五栋了。

林为民把自己的想法跟程早春说完,哪成想老程比他还精打细算,直接打算把地块给四周建成口字形的一圈住宅。

“你好歹给留个大门的地方啊!”

“要什么大门,留个门洞就行了。”

程早春充分发挥锱铢必较的精神,力争要将每一寸土地的价值榨干。

林为民想了想,这不跟国文社布局一样了吗?

这年头人们可不讲究什么户型、朝向和园区环境,有房子住才是最重要的,尽可能的把每一寸空间都给利用上才是最划算的。

老程这种干法,也就多亏了周围都是一片平房。

“署里这回总算是办了一回人事。”林为民道。

“那什么。”程早春咳嗽了一声,“地也不是白给的。”

“啥意思?”

“署里的意思是,我们也得给第二印刷厂解决一部分职工住房。”

“他们要多少?”

“一平顶一平。”

“他们怎么不去抢?”

“毕竟是人家的地。”程早春无奈的说道。

“要不,我让老颜、老蒙他们再上署里坐一坐?”林为民建议道。

程早春苦笑道:“别坐了,再坐地皮都得收回去了,要是我们自己协调,也不会这么顺利,咱也不能太过分。”

林为民咂么咂么嘴,他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沉吟片刻,他对程早春说道:“那就给他们一百万,让他们自己解决住房问题。”

程早春犹豫道:“少了点吧?”

以他这抠门的性格都说少,证明林为民给的是真少。

“三环就算郊区了,它这都马上四环了,你看看这周围的环境……一百五十万,不能再多了,200块钱一平,比十级地皮的标准还高了点。”

“其实给房子也行。我算着这块地皮真要盖,两万平都能容得下,分给他们七千平,社里也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