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该写点什么呢?(第2/3页)
总算说了点贴心的话,陶慧敏心头畅快了不少。
夫妻二人一躺一坐在床头说着知心话,没过一会儿,孩子又哭了起来,林为民手忙脚乱的去哄孩子,可怎么也哄不好。
陶母将孩子接了过来,“要不就是饿了,要不就是尿了、拉了。”
她先检查了一下襁褓,果然发现孩子尿了,重新换上干爽的尿戒子,孩子不哭了。
下午四点多,孙姐带着东西来到了医院。
陶慧敏饿了半天,看着孙姐带来的红枣小米粥和煮鸡蛋,口生津液。
吃了一个鸡蛋,又喝了半碗粥,陶慧敏还想再吃,却被陶母将饭盒夺了过来。
“你刚生完孩子,不能多吃,想吃等过一个小时再吃。”
陶慧敏眼巴巴的看着食物,抿了抿嘴。
大夫过来询问了一下陶慧敏的情况,见她状况良好,说道:“行了,产妇孩子都挺健康,没事就可以出院了。”
办完了出院手续,陶慧敏被陶母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回了家。
回家之后,陶母特意先去检查了一下门窗,然后才让陶慧敏进屋。
见母亲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陶慧敏道:“妈,你别这么夸张。”
“月子做不好,以后什么病都找上来。”陶母道。
孙姐也说道:“是啊,坐月子可马虎不得,我们都是过来人,你得听,肯定不会错的。”
陶慧敏被迫从谏如流,安安生生的躺到了床上。
生孩子折腾了大半天的时间,除了陶慧敏,一家人都还没吃饭,孙姐赶忙去做饭。
闺女又哭了,这回没拉也没尿,一定是饿了。
林为民刚打算去给闺女冲奶粉,陶母却将孩子抱到了陶慧敏身边。
“喂吧!”
陶慧敏有点委屈,我还没吃饱呢,先得喂她。
好在没过多长时间,孙姐终于把饭做好了。
吃完了饭,一家人闲聊了一阵,早早的休息。
这一夜,林为民和陶慧敏充分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艰辛。
小小的孩子,不知道哪来那么好的胃口,隔不到两个小时就要吃奶,中间还要间隔着收拾大小便。
一整个晚上,夫妻俩基本没怎么睡过。
一大清早,陶慧敏顶着一双熊猫眼,望着吃饱喝足干干爽爽享受着美梦的女儿,怨念十足。
她将目光对准丈夫,“找个保姆吧。”
林为民也看向她,郑重的点头。
吃早饭的时候,陶慧敏一直盯着林为民。
林为民收到信号,说道:“妈,我看还是再请一个保姆专门照顾孩子吧,家里光是孙姐一个人可能有点忙不过来。”
“这不是还有我吗?我和慧敏两个人,足够照顾孩子了,她现在又不上班。”
陶慧敏遭受到暴击,表情郁闷。
她跟丈夫对视了一眼,眼神默契,决定先斩后奏。
林为民偷偷打了电话,不到半天功夫,家里又多了个保姆。
新来的保姆姓秦,是上次跟孙姐一起面试但是没过的两人中的其中一个,这回她又被李光复召回来,欢天喜地。
孙姐在家里待了快一年了,跟陶慧敏很熟悉,所以被林为民安排了专门照顾孩子,秦姐则专门负责卫生和做饭。
九十年代,还没有“月嫂”这个词。
有了新保姆,林为民夫妻俩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就属陶母了。
感受到女儿女婿的不信任,这两天她看谁脸色都不好,除了外孙女。
这几天时间,林为民家里登门的客人很多,亲友、同事们都得知了林为民喜得千金的消息,差点把林为民家的门槛踏破。
程早春来的时候林为民特地问了当代通俗文学研讨会的事。
“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下周二开会。你就安心在家里休产假吧,社里那边有我。”
林为民又跟程早春说起了他下半年想举办个专门针对陕西作家的长篇小说研讨会,说法与对贺启智说的如出一辙。
研讨会这种东西,国文社举办的频率是以周来计算的。
但林为民所谓的“长篇小说研讨会”显然不是什么正经的研讨会,而是打着研讨会旗号的“笔会”。
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是这一类笔会的基本特征,出版社或者编辑部搞这些东西当然不是有钱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