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有股子人味儿(第2/3页)

八月酷暑,空气里不带一丝风,燕京城变成了一个大蒸笼。

林为民在首都机场接到了跨洋而来的乔森。

乔森上了车,就忍不住吐槽一句:“又是泥轰车!”

“泥轰车怎么了,在你们米国不是卖的挺好吗?”

“这玩意薄的就跟纸一样。”乔森的话里满满的嫉妒。

这几年泥轰车在米国市场上大杀四方,如通用、福特等本土车企都有些招架不住。

闲聊了几句,乔森才继续抱怨道:“林,你去米国应该通知我一下的。不仅可以解决合同的麻烦,还可以弄两场签售会。”

“签售会?我在米国有那种号召力吗?”

乔森道:“你在米国虽然是作品红人不红,但作品累计销售数量早已经超过一百万册,弄两场签售会肯定没问题的。”

“没那个必要。我又不是明星,抛头露面干什么?”

“你这话有点行业歧视啊!”

“你的心可真脏啊!”

论耍嘴皮子,乔森拍马也不及林为民,他一上车就抱怨,无非是宣泄一下被林为民支配到中国来的怨气。

把他送到燕京饭店,倒了个时差。

第二天把出版合同的事搞定,林为民就打算开溜。

“林,这就是你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吗?”乔森忍不住吐槽道。

林为民道:“我代表不了中国人!”

乔森望着林为民那一脸厚颜无耻的表情,一时竟无言以对。

“好吧,我们说点正事。”乔森道。

林为民见他说的认真,便打消了跑路的念头。

“什么事?”

“帮我推荐一些你们中国的作家吧!”

林为民看着乔森,“什么意思?你们要出版?”

“有这个打算。你的小说让公司尝到了甜头,公司希望可以再尝试引进一批中国作家的作品。你既是作家,又是编辑,了解的作家应该不在少数,怎么样?给我推荐推荐?”

兰登书屋要引进中国作家的作品,对于国内文坛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从小处来说,可以让一些作家赚到米刀,肯定要比在国内发表或者出版作品的稿费高多了,这个数量肯定不会多,但再少也是一种提升。

往大了说,这也算是扩大中国作家在海外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

“我给你推荐没问题,你带翻译了吗?”

“我联系部门帮我在大学里找一个。”

“我帮你联系吧。”

林为民立刻想到了最近放暑假的外甥媳妇,这多好的赚外快的机会。

但在推荐作家和书店的时候,林为民却迟疑了。

以林为民对老米的了解,他们很难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感兴趣。

林为民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米国获得不错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小说里多多少少都带有老米感兴趣的元素。

比如《霸王别姬》里的京剧、BL和封建,比如《情人》里的颜色和爱情,比如《追凶》里的犯罪。

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写作方式受到影视作品的强烈影响,画面感极强,兼具了文学性和通俗性。

而最近这些年国内的当代文学作品,能符合这种要求的,并不多。

但想到老米人傻钱多,不坑一笔好像也不合适。

林为民直接将《当代》的主要供稿人和他们的主要作品都列给了乔森,至于乔森能选中哪个,又或者是一个都选不中,那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晚上去了一趟油漆作胡同,把给乔森当翻译这差事告诉殷歌丽,殷歌丽很是高兴。

她本身学的就是汉语言,这阵又正好放暑假,和韩壮壮在燕京生活虽然也没缺过钱,但能多赚些钱总归是好的,还能学以致用。

要引进中国作家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光是把林为民名单当中的那些作品了解一番,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了,这个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殷歌丽付出的,谁让她是翻译呢?

林为民居中牵线完成后,便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

中旬的一天,梁晓声来办公室找林为民,告诉他谢铁骊导演的《红楼梦》马上就要启动选角了,林为民立刻给陶慧敏打了个电话。

陶慧敏自拍完电视剧便回到了小百花越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