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抠门小侯爷39(第4/6页)
他抹了把脸,决定将大康最尊贵的那位拖下水。
小侯爷叫来杨清泉,“思源啊,你去回去问问皇上,要不要掺一股?皇上负责打广告,你负责销售,我负责生产。”
杨清泉弄明白他的意思后,问道:“这多色花很容易栽种吗?”
小侯爷一脸笃定:“非常容易!”
若是其他人,当然不容易,对他而言,这只能算是小技,也是熟练工。
杨清泉不禁陷入沉思,真的很容易?
以前京城里有个老花匠,据说花了大半生才培养出一株两色花,这两色花最后卖出万两银子,这捞钱的速度连皇帝都羡慕不已。
在小侯爷一再保证多色花的培育非常简单,甚至比多种果树简单后,杨清泉也激动起来。
他带着好消息兴匆匆的回到京城,第一时间门进了皇宫。
接着,伍氏和太夫人也打算回京城住一段时间门。
作为命妇,她们也要参加宫里举办的一些必要的宫宴,既然这次皇帝打算参一股,她们更有必要回京城。
太夫人和伍氏以前就舍不得离开京城,她们爱凑热闹,喜欢参加各种宴会,更喜欢在宴会上听那些人的彩虹屁。
她们这把年纪了,不就想和人吹自己的儿子(孙子)么。
当然,现在的庄子也不错,热热闹闹的,庄子成为那些豪门世家的打卡地点,来过的人都觉得不虚此行,能趁着春天未远,四色花还繁茂之时,多赏千古奇树。
因人数太多,小侯爷只得将食宿费翻倍,想限制一些人流量。
哪知
结果想来的人反而更多,因为费用高才能显出他们的身价!
交付了钱后的勋贵豪门更心安理得的住下来,这地方好啊,吃的住的都不比京城差,今儿打猎、明天钓鱼、后天研究烧烤宴,不亦乐乎!
人多了,梅村周围也热闹起来。
相约而来的客人们三伍成群,包括几个退休的大儒……好嘛,这一凑就是头脑风暴,于是学生也跟着来了,忙着记录大儒们的学说。
还在庄子里的六皇子被小侯爷派到大儒身边端茶送水。
因六皇子以前体弱多病,极少出现在前朝,认识他的人并不多,定远侯府的人不说,其他人也不知道,都以为是小侯爷特地送过来伺候的小童子。
皇帝听说这事后,本想将六皇子召回京的念头很快就熄灭。
机会难得,若是在宫里,小六可没机会跟着这么多的大儒学习,还是继续待在宫外吧,反正有江小侯爷盯着,孩子也没什么危险。
六皇子在庄子里过得非常开心,还给龙凤胎当小师父,教他们读书识字。
为此他居然不偏科了,还认认真真做起策论和诗文的课业,时常去向居住在庄子里的那些大儒请教。
皇帝每次看到六皇子的学业明显有进步,再次默许儿子继续在庄子里住着。
只是老父亲偶尔心里酸溜溜的,真是个小没良心的,难道就就一点都不惦记亲爹?
**
小侯爷和皇帝合作的生意红红火火。
皇帝算是这个世界的顶级流量,连皇上都说喜欢的,那就没有人敢讨厌,没多久庄子里那些培育出来的多色花都卖光了。
皇帝第一次卖“名声”,发现一文钱都不用出,便得到这么多银子,这让他思索着要不要多搞几次,只要说几句“此花甚美”、“朕甚为爱之”,就能引导潮流。
这钱实在太好赚,连皇帝都忍不住心动。
杨清泉闻言,满头大汗地将皇帝舅舅的念头摁下去。
皇帝是靠着“神秘感”和“权威感”统御天下的,为了那么点银子实在不值得。
皇帝振振有词,“不是那么点银子,是三十万两银子啊!”
杨清泉其实也挺心动,他也很有名啊,可是英国公世子、长公主之子、皇帝的外甥,不知自己的名望能不能换来银子?
他不像皇帝,需要保持神秘感和威慑,为了银子,他可以不那么要脸的。
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禀报,“皇上,宁家三子宁查思从海外回来了,带回高产粮种,还有金银铜铁矿的消息!”
瞬间门,皇帝和杨清泉都失态地站起。
宁查思从海外回来的消息,如同一场风暴,将全京城的人都卷入其中。
皇帝立刻召见宁查思,大臣们也闻讯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