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王谢堂前飞凤凰(第3/4页)

“怎么就吃完了?”阿郑还在想心事,嫡支主母惊叫一声,当然,声音压得低低的。坐在旁边的嫡支小娘子也脸红,“好吃嘛~”不知不觉就都吃完了。

嫡支主母扶额,哪家赴宴会把开宴之前的点心都吃完的,显得没见识又不矜持,他们可是郑家,不是那些刚发家的泥腿子!

亭中的客人总注意着这些细枝末节,生怕丢人现眼,其实整个花园里,每桌的点心都是这个状态。有和郗家关系好的,会笑问侍女还有没有多余的点心,侍女也大方答暂时没有,等娘子/小娘子归家之后,定派人送去。有爽朗大方的,就有小心谨慎的,不经意吃完了,坐立难安,就怕给家里抹黑。见客人担心,亭外的侍女也会适时上前,不经意闲谈:某家娘子吃完了,还预定归家带一些呢。如此,客人方能安坐。

阿郑没纠结多久,郗家当家主母就到了,隔着花木,阿郑看见这次宴会的次位做的赫然是绝婚的郗家女郎与她的小女儿。听说这次宴会是王家小娘子一手操持的,尤其是这些点心菜品,绝无第二家。她那么小,居然就能办这样的大宴,菜品精致、独特不说,迎来送往、侍女仆役,没一处不妥,没听说哪里有杯盘碗碟摔碎,也没有茶水溅湿客人衣裙的事情。侍女绝没有拜高踩低前倨后恭的,每位客人都被细心照顾,各个舒心满意。

阿郑在家里也学着办过宴会,几个小姐妹间的聚会,也累得他精疲力尽,这样全郡高门的大宴,居然是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小妹妹主持的。阿郑心里又惊又叹,真不愧是郗家。

开宴之后,精致美味的菜式一个个被端上来。每道菜品都有完美完整的造型,亭外侍女拿着餐勺筷子,分装进小碗碟中,再一一奉给各人。分装好的菜品,依旧保持了相对完整的造型,送进嘴里都是热的。吃第一道菜的时候,阿郑以为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好吃的了,没想到第二道菜就立刻打破了她的想法。

“以前郗家也办过大宴,没见过此等新奇菜品。”

“看来周姐姐说着宴会是王家小娘子操持的,不是假话。至少这些菜谱、点心方子,不是郗家的。”

“还叫王家小娘子呢?绝婚之后把女儿也带出来,不知是舍不得骨肉分离,还是惧怕……嗯嗯~”

“别说这些,咱们各家之间联络有亲,何必看一寡妇脸色。”这寡妇说的是余姚公主。

“我也参加过王家的宴会,可没这些东西,不是从王家带出来的。”

“柳家阿嫂,你最擅庖厨,可尝出这些用什么做的?吃着与平常不同。”

“我也尝不出来,从未吃过,勾得我心痒难耐。算了,我便做个厚颜之人,待会儿宴席罢了,我找郗家妹妹问问。她未出阁之前,与我也是手帕交呢!”

女眷们是矜持的,前院大厅的男宾们可就不客气了。吃着好吃,笑问:“郗兄,君家菜肴点心,滋味非凡,尤其是这,甚合老夫胃口,不知是怎么做的,天然一股清香。”

“都是我家幺娘的主意,我一老迈之人,坐等儿孙孝敬就是。”郗愔捋须,淡淡答道。

“南昌公过谦了,素食还能作出此等滋味,可见功力不凡。”

哎,这才问到点子上了,素食!郗愔笑道:“都是我那侄女儿、孙女孝顺,老妻不幸,一家子哀毁过度,身子败坏。孙女幺娘遍阅古籍,找出从豆中取油的法子,为一家人滋补。既不违背孝道,又不哀毁身体,这岂非是更大的孝。诸君所食每道菜都有豆的影踪,贱价豆菽能有此滋味,我会稽百信也能多一物饱腹,不必食用难以下咽的豆饭。”

“南昌公高义!我会稽百姓有福矣。”

郗愔笑着摆手,谦虚不已。

“小娘子如此聪慧孝顺,此油可有名称?”

哎呀呀,这个年轻人,真是会提问啊。

“老人托大,取名孝油。”

“好,好,正合小娘子的孝行!”

“还点出是守孝所用呢!”

与会诸人,七嘴八舌夸赞起来,又和旁边的友人讨论,这菜里哪些用的是豆,完全吃不出来啊!

男宾们毫不客气,与郗家男丁攀谈起来,话里话外都想分一些豆做的新鲜吃食。他们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家,从未想过豆能作出如此鲜美的食物。还有油,豆能出油,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若非信任南昌公的人品,知他不是虚言之人,怎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