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3页)
等郑齐坐回了原位之后,他沉默了一下,随后道:
“这些日子,我已经尽可能的疏散百姓去往晋州了,只不过还是有些百姓不愿背井离乡。
可我郑齐还能喘气一天,便该护他们一天。但,徐大人,我知你所思,可百姓何辜?!
我郑家军可以背水一战,那我身后的凉州百姓又当如何?他们的妻儿子女,便该为了这座死城赔罪吗?!!”
“郑将军又怎知,晋州便是安全之地?”
徐瑾瑜静静的听着郑齐的话,等他歇气的间隙,这才低语一句。
郑齐闻言,不由坐直了身子,他不可思议的看向了徐瑾瑜,随后,徐瑾瑜直接拿出那封乌国三皇子送回的手书,郑齐直接一个倒吸冷气。
“姜兴?乌国三皇子?他们,他们什么时候勾结在一起了?!!”
郑齐震惊到失声,随后徐瑾瑜从郑齐的手中抽回了那封信,眼神平静的看着郑齐:
“待他日乌军吸取了长平、遂安二郡的资源,开始整兵一同攻打凉晋二州之时,郑将军还会觉得我今日的战书下的早了吗?”
郑齐的嘴唇哆嗦了两下,一时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晋州军早就与乌军沆瀣一气之事,着实给了他迎头痛击。
他本以为的兄弟同袍,最坚实可靠的后盾,没成想早已经成为了异敌叛徒,刺向他们的利刃!
那他之前所做的种种,不过都是一个笑话!
他竟不知,他所坚持的眼前之事,又有什么用?
郑齐的眼神渐渐变得迷茫起来,随后徐瑾瑜温声道:
“不过,我让郑将军知道此事,并非是让郑将军忧心,此事我已经有了解决之法,郑将军只需要在乌军兴战前夕,操练好兵将,莫要让他们拿不起刀,提不起枪!这一次,我保证让你们可以……血债,血偿!”
徐瑾瑜加重了语气,那双桃花眼此刻也难得带出了几分萧杀之意,与郑齐对视的一瞬,郑齐不知怎的,只觉得冥冥之中,他应该相信少年的话。
“我,如何信你?”
郑齐声音沙哑,他还是不愿意让自己手下的兵将白白送死,他已经失去的够多了。
徐瑾瑜闻言,略一沉吟,道:
“越军那场无伤之战,郑将军应当知道。”
“自然,那一战纵使卫家叔父传信来此时,只有寥寥数语,也已经足够让我心驰神往。
我知卫家叔父不善谋战,也不知得了哪位高人相助?若是能请来那位高人,或许他真的会力挽狂澜也未可知!
到时候,我定将他奉为座上宾,只要能守住凉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就算是那位高人原来前来,只怕时间也已经不够了。
郑齐一脸惋惜,一旁的赵庆阳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啧,这就是你对座上宾的态度?又是提刀吓唬,又是大喊大叫?”
郑齐闻言不由皱起眉头:
“你是……镇国公世子?”
赵庆阳:“……”
您可真是眼尖,我都提剑在你眼皮子下面晃了一圈,您才认出?
“那位高人何在?快请高人入内,可是要我亲迎?高人现在何处?你们要是早说你们带了高人,我方才便不与你们吵嘴了!”
郑齐说着,连忙站起身,动作僵硬而生疏的为自己搭理着仪容,只不过他已经颓废多日,又是一只手,怎么打理也出不来一个人样。
郑齐只好气馁的放下了手,又一次真诚发问:
“赵世子,那位高人究竟在哪里?”
赵庆阳看着郑齐一通瞎刨,越发不堪入目,当下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只别过脸去,努了努嘴:
“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喽。”
郑齐看向正抄着手,悠哉悠哉坐在一旁的徐瑾瑜,瞠目结舌:
“他他他,他就是那位高人?!”
“不然,郑将军以为圣上会随意轻乎了边疆之事,派我一个黄口小儿出来吗?”
徐瑾瑜这话一出,郑齐只觉得脸上一阵热意,他张口欲言,可是半晌也没有憋出一个字。
想想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郎,又怎么会对异国之敌的习性了解颇深?
又怎么会探出晋州守将之异?
最终,徐瑾瑜看不下去了,含笑为郑齐解围:
“不过,此番虽然小有误会,却让我看到郑将军一颗赤诚之心,就冲着您这份爱兵,为民之心,我也会鼎力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