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页)

所有的一切是那样的真实,真实到他即使坐起身来,那种痛彻心扉,失去所有的痛苦仍然激得他心脏嘭嘭直跳。

再回忆起之后的梦境,便不甚明晰,只是走马观花而过。

没有娘亲的他彻底的封闭心门,他拼了命的读书,科举,只为在未来的某一日报复柳花村那些冷漠的村民。

为了读书他熬得眼睛花了,身体渐渐病弱,到最后连咳嗽都会咳出鲜血。

书院里,因为他的冷漠,无人与他为友,无人解他心头苦闷。

他一步一步的钻进牛角尖。

他成功报仇了,可也被人唾骂,被史书贬斥。

他从生到死,都没有找回自己的身份,也从未拥有过这一年来平和而幸福的光阴。

师信坐在床边,怔怔的看着外头的茫茫夜色,他突然明白这场梦意味着什么。

从始至终,现实与梦境不同的,只是多了一个瑾瑜。

可也恰恰因为瑾瑜,他救下了娘亲,他得到了象征自己身份的玉佩,他找回了自己的身份,甚至成功报复了让自己和娘亲差点殒命的仇人!

“瑾瑜……”

空旷的房间内,只有一声轻之又轻的呢喃。

天亮了,刑部尚书携侍郎前来迎莲妃与三皇子回宫。

曲氏本是十分紧张,夜里都没有怎么合眼,还是徐母发现了后,端了一碗热汤和她絮絮的说了几句,曲氏这才没有在次日顶着眼下乌青见人。

临别之时,曲氏万分不舍,几次泪流,终于被嬷嬷劝上了辇舆。

徐母等人目送着曲氏离开,这一去,怕是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曲氏母子回宫的一路,端的是侍卫把守,辇舆而行,端的是气势非凡,浩浩荡荡。

一时之间,京城百姓都知道圣上有一位遗落民间的皇子今日要迎回宫中,惹的百姓津津乐道。

师信端坐在辇舆之上,可是心里却有些失落的,自己今日离别,还未曾见瑾瑜最后一面。

“信兄!”

一声呼唤,让师信回神,他忙追随着那声音而去,这才发现徐瑾瑜正在“老地方”的二楼,遥遥拱手相送。

师信也想要回以一礼,可却知道自己此刻被所有人注视着,只得僵硬的坐在原地。

可若是有人一直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师信此刻的嘴角微微翘起,很是愉悦。

徐瑾瑜目送着师信离开后,这才回到了厢房。

无论什么时候,徐瑾瑜最讨厌的还是离别,即使已经渐渐习惯“终有一别”这个词,可他依旧不愿给这段友情短暂的画上句号。

不说再会,就不算离别。

终有一日,他们会再相遇。

许是因为成帝给徐瑾瑜出题,结果被人考到了自己的头上,所以之后的成帝是再没有让徐瑾瑜去做什么了。

徐瑾瑜也难得度过了一段十分轻松的读书时光,没事儿就是在西宿书院里看看楚凌绝激励激励努力读书,每日的训走也从不落下,一日三餐更是从不逾时。

总之,是将自己照顾的很好了。

而楚凌绝除了觉得徐瑾瑜每次读书都把自己摆在面前十分奇怪之外,倒是乐得和徐瑾瑜在一处。

如果,徐瑾瑜没有那么手不释卷就好了。

楚凌绝为此十分苦恼,但也很快就被徐瑾瑜带来的糕点所折服。

只是等徐瑾瑜说那些都是徐母所做的时候,楚凌绝虽然还是该吃吃,只是吃的时候会放慢速度。

徐瑾瑜不知道楚凌绝在想什么,他也无意去探究。

从当初临安侯府的管家来徐家的那一刻,没有露面的楚凌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徐母她们纵使伤怀,可也无意追究,以前是因为她们无能为力,而现在……是因为她们已经放下了。

她们失去了一个孩子,可却有另一个孩子,一直坚定的选择她们,血脉在这一刻,已经不再重要了。

就这样,徐瑾瑜和楚凌绝二人之间各取所需,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和。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大半月。

这日,徐瑾瑜刚从藏书阁出来,忽然就听到一句:

“可,可算找,找到你了!”

徐瑾瑜回身看去,就看到楚凌绝扶着假山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明明还是冬日,可是他却满头大汗。

徐瑾瑜上前一步,从怀里取出一块帕子,递给楚凌绝,楚凌绝给了一个“算你聪明”的眼神后,擦了两把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