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5页)

翠微居士的一番话让先生们纷纷表示赞同,看着徐瑾瑜的眼神那赞赏几乎已经可以凝成实质化了。

而徐瑾瑜亦在此提出:

“对了,山长,学生欲在明年县试下场,还请您应允。”

这件事是徐瑾瑜深思熟虑过后的,因为有过目不忘在,他已经将四书五经记在脑海之中。

他如今欠缺的是这些经书的释义和史论,而这些都是考验记忆的。

至于诗赋……徐瑾瑜曾在闲暇时间,随意指一物让自己赋诗一首。

而那自然而然流淌的灵光,让他始终文思不竭,拿给碧虚先生看过之后,更是屡屡得到他‘非人哉’的评价。

徐瑾瑜亦是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为何那原文之中,原身过去不通文墨,却可以写出那等惊世美文。

只怕这天赋异禀,除了过目不忘,更有妙笔生花!

在确定这些后,徐瑾瑜已经不愿意让自己再耽搁时间了。

他既然在众人面前立下豪言,让家中姊妹高中之前不事婚嫁,却不能这般耽搁下去。

本朝虽风气较好,富贵人家的女娘十八九嫁人也常有,可徐瑾瑜哪敢一直耽搁长姐?

唯有科举!

徐瑾瑜这话一出,翠微居士不由愣住:

“徐小友为何这般急迫?”

徐瑾瑜本着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心态,坦然的说了家中之事:

“旁人觊觎,学生一介白身,不得不暂且委屈家中女娘,但自入书院后,学生受益匪浅,以为或可一搏。”

翠微居士听了徐瑾瑜的原因后,一时心疼,一时懊恼。

倘若当初他直接让徐小友入学,是否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儿发生?

可,如今也为时已晚。

女娘婚嫁乃是大事儿,怪只怪,那等利欲熏心之辈步步紧逼,迫得当初那无所依仗的少年不得不立下豪言。

“徐小友,此事吾已知悉,你为家中亲眷考虑,乃一片赤子之心,但你能否下场县试仍要以真才实学来决定。

吾可应下你的要求,但——”

翠微居士加重了声调,更像是劝着徐瑾瑜慎重:

“在今岁过年前,每次月试你都必须如本次月试的成绩一般,但有退步,哪怕只是一名,也需等两年后再考,你可敢应下?”

翠微居士这番话一出,徐瑾瑜还未表态,先生们具是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而今至过年还有四个月,四次月试具为头名是否有些太过苛刻了?”

“不光是头名,还要三科头名,难难难!”

而徐瑾瑜听了这话后,却眼眸晶亮,直接应道:

“学生应!”

徐瑾瑜与翠微居士三击掌应下此事,少年眸中藏山海,其坚不可摧,漫漫不兴波。

……

一晃已是两月,暮雪纷飞,两个少年抱着书,匆匆推开门,互相弹着身上的雪花:

“今日好大的雪,不知要下到几时去。”

“瑞雪兆丰年嘛,倒是今日膳堂难得做了暖身的锅子,炖好的萝卜吸饱了汤汁,软糯香甜,入口即化。”

徐瑾瑜笑着说着,膳堂的锅子自然不能让学子们围着桌子而食,倒是类似麻辣烫,开了数个大锅台,让学子们选好菜肴去煮,只为在这初雪的日子送来一丝暖意。

师信附和的笑了笑,只是抬头看着外头漫天的大雪,眼中含了一丝担忧。

“信兄,信兄。”

徐瑾瑜熟练的用火折子点上了炭盆,将炭盆放到窗边,转过身就看到师信在发呆。

“今日我去与山长那里请教了上次吾等对于《春秋》有疑问的经解,正好说与信兄听。”

师信才回过神,笑着道:

“等宋真来一道说吧,说来还未恭贺瑾瑜,再得头名!”

徐瑾瑜笑了笑道:

“信兄莫要笑话我了,既然立了豪言壮语,男儿在世,岂能食言?明年的县试,我必要去!”

师信听到这里,也不由叹息一声,谁能想到,当初那年纪最小,可以算作弟弟的少年,入学之后竟是一直霸榜。

人都麻了哦!

不过,他与宋真也是在二三名上打的不可开交,另有刘臻一直稳坐第四,觊觎前三,好不热闹。

“瑾瑜远志,吾自愧弗如。”

师信低叹一声,瑾瑜的经解已经登峰造极,随意抽出一句话,便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上来,那样的思维速度,远非常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