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家族强盛的根基(第2/3页)
……
翌日!
金沙镇的金沙滩上。
秋季不干不涝,正是水动力缫丝车和水动力织造车最佳运作时机。
在大型水车的带动下,缫丝车隆隆运作起来,在不算太复杂的结构带动下,实现了半自动化的缫丝过程。
只需几个熟练工,便能照看一架缫丝车。而这架缫丝车的产量,起码等于数十个缫丝工用脚踏缫丝车的产量。
王守哲,长宁徐安邦,金沙徐安泽,还有北辰老祖等都在现场。各自以惊叹不已的眼神,看着水动力缫丝车的运转。
“巧夺天工啊。”徐氏北辰老祖感慨万千道,“守哲家主当真是奇思妙想,竟然能造出如此神奇之物,真乃是古圣转世。”
“北辰老祖谬赞了。”王守哲拱手笑道,“守哲不过是见脚踏缫丝车上工作太辛苦,便提提建议和改进,具体工作,多半都是我大哥王守信以及四婶徐芷柔带着工匠,全身心扑在上面,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
王守哲这倒不是在谦虚,他的工作多数都是在指点方向,或是某个技术上碰到瓶颈后,他再出面用“卓越”的“见识”,指点一番而已。
若真让他一门心思扑在某个产品的研发上,做当然也能做到出效果。可他堂堂家主整天搞研发,还要不要干别的了?
大哥王守信是个脚踏实地的人,性子也比王守哲轴,在接到任务后便沉迷于此道,花了多年功夫才有此等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王守哲的四婶徐芷柔,她是个非常耐心且心灵手巧的女子。王守哲幼儿期丧母后,便是她照顾了姐弟俩个。
那时候的她,也是做了许多小玩意儿来哄王守哲开心。
在王氏踏入发展的快车道后,因为家族各产业处处缺人才,四婶徐芷柔主动请缨去蚕庄管理缫丝一块,为家族挑一些担子。
当然,其中不乏有为儿子王守诺多赚取一些功勋值的想法在。
而且毕竟她出身自金沙徐氏。
金沙徐氏除了少量的金矿采集和部分良田外,多数地方都是开荒后种植了桑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蚕庄。
四婶从小耳濡目染下,对缫丝一块并不陌生,因此王守哲打赢了她的请缨。
再后来,水动力缫丝车机械结构这一块上,四婶徐芷柔蓦地展现出了极强的能力与天赋,甚至她的动手能力还极强,很多小结构最终都是她在不断设计和改进。
小小的一架水动力缫丝车和水动力织造车,看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是蕴含了王氏相关族人多少年的心血结晶在内。
如此成果,也让王守哲感觉舒心和自豪。平安王氏并不是他一个人在支撑,也并不是一个王者带一群青铜在上分,而是每一个家族成员都在努力,为家族的成长和强大添砖加瓦。
正在王守哲和各位家主与老祖,聊到此事时,徐芷柔在仔细检查了一遍水动力缫丝车后,走过来汇报说:“守哲,这一次的安装很合格,运作非常流畅。唯一的问题便是,需要考虑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力调配问题。”
“辛苦四婶了。”王守哲拱手说。
这个工坊,便是由徐芷柔督建,各水动力设备,也是她亲自带着工匠们一点一滴安装起来。
“辛苦二姐了。”金沙徐氏家主徐安泽,也是急忙上前嘘寒问暖,对徐芷柔十分关心。
其实他也挺心疼二姐的,嫁到平安王氏后生了王守诺,王珞彤,王珞静三个孩子后,夫君王定邦在三十七岁时便英年早逝了。
之后便一直都是独自一人拉扯着几个孩子长大,而那时候王氏的光景并不好,因此日子过得额外艰辛。金沙徐氏作为娘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没少帮衬她。
这也是为何,这一次在金沙滩建造工坊,徐芷柔主动请缨承担整个项目的缘由。即是为家族办事,也能回馈一下母族曾经对她和家小的照拂。
“芷柔妹妹。”长宁徐安邦,也凑上去关怀道,“这些时日,多亏了你。前些时候,咱们徐家偶得了一些养颜丹。我就想着恰好可以给芷柔妹妹用,就带来了。”然后,明目张胆的塞给了她。
金沙徐安泽一下子眼睛都瞪直了,虽然他与徐安邦都是安字辈的,可两家在百年前就分家了。你这徐安邦一口一个芷柔妹妹,让他生出了些许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