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四方传荡(第2/3页)

“这真是可惜了,如果东胡真的和匈奴打起来,将军想要一举击破其军,收服辽东就更容易了。”

听着对方满是遗憾的声音。

李信点头,但没有多说。

那秦将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将军,还有一事自燕地传来。”

“何事?”

“赵将军在甄城大败齐军三十万,逼杀齐国大司马。兵进临淄,威吓齐王开城投降,如今齐国七十余城已尽数插上吾秦国旗帜。赵将军,灭掉了齐国!”

李信怔了怔。

赵佗,灭掉了齐国?

那个曾经需要自己保护的少年,竟然已独自带兵灭掉了齐国吗?

李信深深吸了口气。

他再次转头望向北方。

“该对东胡动手了,吾当把这些蛮夷尽数驱逐于长城之外,在整个辽东插上我秦国的旗帜!”

李信眼中绽放出强烈的战意。

赵佗已灭齐国,他也当完成自己的任务。

李信将在此地完成蜕变与新生,带着收复辽东的荣誉,再回到咸阳。

到了那时候,他才能真正的和赵佗相对而坐,共谈往事。

“赵佗,等着我回去。”

……

燕地,碣石附近的一处小城邑。

“子房,你可知我今日听到了什么消息!”

公孙信大步走来,脸色有些难看。

张良抬头看了一眼他的神色,轻声道:“齐国灭亡了么。”

公孙信苦笑道:“然也,齐国真的被赵佗拿下了,其灭亡速度之快,真是让人惊讶啊。”

说到此处,公孙信又忍不住怒道:“齐国也是万乘之国,号称带甲百万,结果甄城一败,齐人就连抵抗的意志都没了。”

“听说赵佗只派了个说客入城,凭一张嘴巴就把那齐王给说降。齐国七十余城啊,数月之间就亡了。我还从没听过一个万乘大国,被人一张嘴说降的。”

听着公孙信的抱怨,张良却是神色一动。

“竟然是靠着说降灭亡齐国。以此来看,赵佗之前屯兵东郡不进,给齐人时间聚兵,就是一开始打着毕功于一役,携大破三十万齐军之威而逼降齐王啊。这赵佗可真是好大的气魄!”

张良低语着:“我的选择果然没错,王翦虽老,但有赵佗这种人物为秦将,六国之人纵使联合,也无法在战场上击败秦军。想要复国,只能靠刺杀啊。”

公孙信皱眉道:“子房你之前说夷人之中有壮士,欲要前往寻之。然吾等已滞留燕地快一年了,如何能穿过辽东,前往夷人之土?”

“还不如在燕赵之地寻壮士,燕赵乃慷慨悲歌之地,壮士甚多,说不定能寻到相应人选。”

他们去年就听燕人说,东夷之中有壮士,可为刺客。

张良有前往夷地寻人之心。

但随着李信征伐辽东,整个辽东之地打成了一团乱麻,他们只能留步于燕地,丝毫不得寸进。

“六国之人已被秦军吓破了胆,想从中找到刺杀秦王之人十分艰难。燕赵慷慨之士甚多,没错。但你可还记得高佗此人?”

“有此人在前,难保以六国之人为刺客,不会被其背叛,到头来反而出卖吾等啊。”

“若想顺利完成刺杀大事,还是得找不识秦王威严的夷人才行,这样才不怕被其出卖。”

张良眼睛微眯,对公孙信道:“赵佗既然灭了齐国,天下土地皆为秦王所掌,吾等当尽快行动了,如今陆路不通,那就寻海船,想办法浮海东去,寻刺秦之壮士。”

公孙信满脸惊愕:“浮海东去?”

……

关中之土,咸阳城。

一支车队抵达咸阳郊外,灞水桥边。

此刻桥边,正有一年轻男子带着仆从立于此处。

见到车队前来。

那年轻男子顿时满脸喜色,向最前方的骑马男子迎了上去。

“兄长,你回来了。”

战马之上的男子,看上去年岁已过三十,方脸大眼,颌下留着稍长的胡须,看上去显得有些成熟。

“吾弟。”

李由应了一声,看着迎接自己的弟弟,脸上露出一抹喜意。

李于大笑道:“恭喜兄长回咸阳,兄长在南郡攻伐夷人,连立功勋,使得南夷俯首,献贡物于大王。如今兄长回来,想来是另有高升了。”

李由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