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剑指秦律(第3/3页)
“除此之外,得爵者子弟能够进入学室,这也是一种爵位上的好处和荣誉,符合昔日商君所言‘明尊卑爵秩等级。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原则,更能增加我秦国爵位的好处,想必日后士卒作战能更加拼命,为子弟得一个好前程!”
赵佗目光炯炯。
经过伐灭五国的战争,秦军之中因功得爵者不知多少。
定下一个爵位的标准,让拥有这个爵位的人的子弟亲属拥有进入学室的资格,不仅能增加学室子弟的来源。而且也不违背秦国“军功爵”至上的原则,甚至还让爵位的含金量变得更高了。
一些秦人为了子弟能够进入学室混个好前程,日后上了战场,怕不是会更加拼命的去赚取爵位。
果然,听到赵佗这个回答。
秦王政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下决定,而是对身侧的赵高道:“赵佗此言记下,稍后发与廷尉,让廷尉议论。”
“唯。”
赵高深深的看了一眼殿中的少年,才低头开始进行记录。
今日赵佗这番话,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除了沙场军争之外,赵佗也有治国之才乎?
赵佗见到秦王政下令赵高记录,心中也是一喜,看样子此事能成的概率很大。
这一次,他除了想为秦国解决文法吏不足,难以控制诸侯故地的问题外,未尝没有借着此事试探秦律的想法。
秦律是否能变?
若这次他能改变一条法律,那日后想要进行更大的动作,就并非不可能了。
就在赵佗心中暗喜时,秦王政开口了。
“赵佗,你刚才所言‘其中一个解决办法’,莫非除此外,还有助寡人控制诸侯故地的办法?”
赵佗暗赞一声秦王政的心细,忙道:“大王所言甚是。除去可以增加我秦国文法吏,派往各地增强大王对地方的控制外。还可削弱当地的豪强贵族的势力。”
“臣以为,今我秦国虽翦灭五国,然关东诸侯故地,五国之族尚在。加上当地豪强宗族,相互勾结,乱法横行,甚至窝藏凶犯,难以治理。臣愿大王徙楚昭、屈、景、项、以及燕、赵、韩、魏之后,及豪杰名家居于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