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覆军杀将(第2/3页)

“此赵佗,真非常人矣。”

昭平轻轻一叹,他至死,也没有见过那个击败他的秦将。

不知此人到底是何模样。

带着这淡淡的惋惜,昭平横剑自刎,血溅林中。

只留下十多位短兵跪在四周,目中含泪,叩首呼喊道:“恭送主君,吾等定送主君归去故里。”

半个时辰后,景同收拢了数百残卒,循着踪迹来到此处,但所见到的,却是左司马昭平的尸身。

他满脸苦涩。

“左司马这一死,我可惨了。”

……

泗水之畔,追杀楚军溃卒的秦人都回来了。

这些秦卒大多一屁股瘫坐在满是污血的地上,大口喘着气,刚才兴奋追杀时还不觉得,如今一停下来,却发现他们手脚直哆嗦,坐在地上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不仅是因为秦军此番杀敌甚多,人人都能立功升爵。

更是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楚军已败,前路再无人阻挡我们回家!”

“我终于可以回乡了,去见我的父母亲人。”

“我要回去了。”

众人的声音,赵佗都听到了,他的脸上也带着笑,笑容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赢了。

背水为阵,奇兵绕后,五千秦军大破一万楚人,足以让世人惊叹,足以为秦国的伐楚大败挽回一点尊严。

但代价却是付出了六百多条秦人的性命。

这些人,赵佗全都认识,甚至能叫出大部分人的名字。

他们大都是赵佗从魏地亲手带出来的兵,跟着他一路辗转数千里,誓死效命,毫无怨言。

虽是下属,却如兄弟手足。

从大梁到菑县,再到单父、昌邑。转而又南下至于楚地,淮阳、平舆、新蔡……一直到这泗水之畔,已经离回家的路只剩最后一截了,但他们却永远的倒在这里。

“战场上总会死人的,我初上战场时,看到满地的尸体,看到自己麾下的士卒横尸沙场,也曾像你一般感叹哀伤。”

辛梧走过来,在赵佗身侧感慨道:“但经历的多了,也就习惯了,这就是战争啊。”

赵佗默默点头。

辛梧伸手拍着赵佗的肩膀,笑道:“好了,胜战之后莫要哀伤,反会让士卒情绪低落。应以这场大胜激励士气,让他们能笑着走回秦国。而且这一战之后,你赵佗之名必将传遍秦国……”

说到这里,辛梧看着眼前的这位少年军候,眼神竟有些恍惚起来。

背水为阵,置之死地而后生,激起士卒拼死之心,再以奇兵绕后冲阵夺旗,最终五千大破一万。

如此战绩,又恰好遇到李信惨遭大败之时。

大王,将会如何嘉奖他呢?

赵佗很快调整好状态,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左右,开始进行接下来行动部署。

他让伤员和力竭的士兵坐在原地休憩恢复,尚有力气的秦卒则跟着军法官一起清点此番斩获。

首先是四千秦军以马车为壁垒,大量杀伤进攻的楚军,粗略估算杀死了近两千楚人,相当于战死秦卒的三倍之多。

能有这样的比例,一来是靠着车垒的掩护,二来则是秦军背水为战,又怀着归乡战意,士气高昂,死战不退,所以对楚军造成了大量杀伤。

赵佗估计楚军第一轮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杀死了对方一千多人,剩下的近四千楚卒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要不是昭平及时鸣金换人,恐怕那四千人就被他们直接打崩了。由此可见那昭平确实很有本事,在愤怒之余也能注意到楚军的状态,能及时换人上阵。

除去车垒外的尸体,涉间率奇兵突袭,以及楚军大崩溃后,秦军的追亡逐北,零零散散加起来杀了约三百人。

毕竟秦军不需要俘虏,一旦追上,就是一场杀戮。

如此一来他们的杀敌总数便是两千三,足以称得上一场大胜,盈论全军,五大夫爵位以下,尽数可以往上升一级爵位。

当然,相比于这两千多的楚人首级,真正重量级的战利品,是那面被涉间冲阵所夺下的左司马旗帜。

司马,乃是楚国的最高军事长官,与上柱国等同。

左、右司马,则是司马的副手,乃是楚军的高级将吏,地位十分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