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5页)
想暗示让周嘉妮跟他统一口径。
周嘉妮压着笑,听他说的没底气,马上严肃道:“是啊辛科长,咱们的产品试用环节经过了我们当地公社批准,包括我们县里也清楚。前几天还又找了几个公文包的试用员呢,回头有新的样式出来,我们会回收旧款样品,再找人试用新的。”
回收是不可能回收的,但增加这个说法外人问起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辛光荣笑道:“贵单位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也是用心良苦啊。”
周嘉妮叹道:“没办法啊,部分新产品必须通过试用反馈,确定质量合格后才会正式生产。不过我们的试用员也是有条件的,像您这样经常出差,使用频率高的才会是我们的目标,像我爸那样搁家里欣赏的就算了……”
“哈哈!”辛光荣头一次知道送礼还能解释的这么清新脱俗,心里还挺熨帖,还说经过了公社批准,说的跟真的一样。
周嘉妮继续道:“不过现在要谈合作,咱们可算是公对公了,价格上我要问过我们厂领导再给您回复。”
“这是应该的,你回头给我个报价,我也给我们领导汇报汇报。”
辛光荣打这个电话除了下单,还有个信息资源,就是他们厂那款花布准备对市级单位开放了,她要是打算帮当地争取就提前说声,让他们做好准备,要是用不上这条信息就算了。
怎么可能用不上呢?
周嘉妮笑道:“谢了辛科长,那公文包回头我拿个样品给您看看,其实这个当礼物也不错,男款女款都看看,万一你们也有下来的女技术员呢是吧?当然,在这之前先帮我找两个使用公文包频率高的男同志、女同志,帮着测验测验产品的质量……”
辛光荣爽朗地笑声从那头传过来:“诶,好好好。对了,这回厂里又准备上两款新花色的布,到时候我给你们单位留着。瑕疵布你们这边要是需要,也能再匀一批。”
周嘉妮语气认真地道:“我们当地老乡可太需要了,我替我们当地老乡感谢辛科长。”
挂了电话,对面的刘通由衷地道:“小周同志,你这说话水平我真得好好学学。”
还推了推桌子上的笔记本:“我都记笔记了。”
周嘉妮厚着脸皮忧国忧民地道:“没办法,竞争压力太大了。要是不争取,怎么实现咱们用布自由?”
刘通能听到周嘉妮的话,听不到辛光荣的话,他就想到小周对着话筒说‘当地老乡太需要了’的话,再结合‘用布自由’,心头一跳:“你刚才说当地老乡需要……”
“布。”
刘通猛地一捶手,果然!
他兴致勃勃地道:“太好了,这都春天了,往后天气越来越暖和,正好要点薄料子。”
周嘉妮看了他一眼:“倒是还没自由到这种程度。”
人家给啥要啥,哪儿能挑挑拣拣。
周嘉妮看了一圈,没看到张宝生,道:“大队长去哪儿了?”
刘通:“这两天队长成天忙得不见人影,不知道是在村里盯着建小学还是在村外看修路进度,你要是着急就大喇叭喊喊。”
“不用了,我再想想。”周嘉妮起身去了厂里,找李敬党申请试用品和商量行李箱定价的事。
是按照给百货大楼报的进价还是按销售价再往下下浮一点,她得让厂领导来定。
最后是零售价下调一成的价格给辛光荣报了过去。
第二天电话再打回来,要了十个行李箱,还问有没有小号。
周嘉妮接电话,斩钉截铁地道:“有!”
都是现编,要多大尺寸都有。
最后答应小号的出来给他们送个样品过去,挂了电话。
之后,跟张宝生说了花布的事,给到市级单位,他们肯定申请不来,张宝生道:“你说的那个咱那篮子里用不用得上?”
周嘉妮摇摇头,道:“这信息让翟主任给出去吧。”
这消息直接给市里卖个好,不如卖给公社,毕竟是直系上司。
这跟绕过县里市里直接把东西卖到省城不同,采购这事牵扯到政府部门了,她这么瞒着直接蹦跶上去可不好。
张宝生点头,将电话拨到公社,翟项强深吸了一口气,知道是跟编织厂有合作的单位提供的信息,很重视,忙道:“好,我跟上头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