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把柄到手,大嫂生了?(第2/8页)

“不急,慢慢来。”

“高效处理工作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我要确保不会因为赶时间而错过一些重点区域。”

其实,不用多做调查,结果陈道俊已经知道了。

数千亿韩元的公司资金被抽走。

他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证据……不,吴秉俊找一个证人,那个证人会提供“证据”。

而之后,如何使用这个,则取决于陈道俊。

……

大约 10天后,陈道俊在汝矣岛的一家酒店与吴秉俊面对面地坐在一起。

吴秉俊给我们看的文件里,上面写着两个名字。

执行董事林钟允。

本部长郑圭焕。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期间,有许多人被解雇,但有两人得到提拔。从理事到执行董事,从团队领导到本不在。”

“好的,当公司运营发生困难时,部门清理是常识……”

生产和销售是制造业的两大支柱,一般除非项目出现重大失误,不然相关人员不会轻易裁撤……

但管理、财务和总务,这三个部门在亏损或面临管理危机时,在裁员方面一定处于首位。

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巨大危机中,陈动基居然还提拔了人,尤其是林钟允,从理事一跃成为执行董事,跃升了两级。

这表明他得到了极大的信任,或者完成了非常艰巨的任务。

“除了这两个,没有别的人脱颖而出。”

吴秉俊负手而立,作为情报调查人员,他只陈述事实,在老板不需要的时候,他不会发表任何个人主观意见。

“哦,从这两个人身上,有什么东西调查出来了吗?”

吴秉俊翻了好几份资料。

这些资料是他手下拿过来的,但吴秉俊一直在努力分析其中的关联,以便在跟陈道俊汇报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

上次失手,他这次一定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

“执行董事林钟允的亲属在经营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为顺阳建设公寓工地供应小时工……只是招聘人数有点多。”

“这不是损公肥私的方式吗?只是这家伙有点狠,明明担任执行董事了,他每年年薪都有数十亿韩元。”

这可是1998年的数十亿,跟后世有如废纸一样的韩元是两个概念?

如果没有陈动基的默许,那家伙是不可能敢这么干的。

陈道俊抖了抖资料:“那把他看作是找到顺阳集团的洗白资金的窗口的切入点,这个方向没错,对吧?”

“是的,但是如果资金很大,掺了沙子的可能性也很大?”

“你是说公司小偷多了,连我二伯都不知道。”

“是的,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最少一年高管干预工程项目,公司损失就高达150亿韩元,而这个就连副社长也会视而不见……”

150亿?

这不是可以视而不见的水平。

公司也有潜规则。

负责具体业务的室长对请客吃饭喝酒的报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室长在节假日收到一套高档礼盒也是理所当然的。

甚至,高管们接受高尔夫招待,更是家常便饭。

但仅此而已。

执行董事林林钟允之所以敢搞这么多钱,不是因为自己二伯对他足够信任,而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手里掌握的把柄。

呵呵,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顺阳集团未来的问题只会越来也多。

不过,被陈道俊知道了,也就意味着,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执行董事林钟允他的任期即将结束,好,那么,郑圭焕本部长呢?”

吴秉俊从公文包中拿出第二份材料,封面上是一个笑容憨态可掬的男人,只是光秃的前额,让他显得略有油腻。

“这位朋友的生活,据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在家里要拆迁的祖宅找到了装满金条的宝箱。”

“什么是所谓的人生逆转,请具体一点?”

陈道俊本来还想去翻翻看,但30页的资料厚度,让他瞬间放弃。

“好的,郑圭焕这家伙,自从98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送到了M国,在那里就读于波士顿著名的私立学校,他的父母离开破旧的公寓并重新购置了一个三层的别墅。”

酒足饭饱,这家伙玩的很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