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5/8页)
“所以祤娘可以给朕的岳丈,给随国公府的当家人透露一点口风。有些事情朕也要人在朝堂上配合一下。”李恒的脸上有笑意。
贾祤的心头一抽抽,她懂得,前面她守住了秘密。
贾祤心想,皇帝一定在观察这一切。如今皇帝都给明话,让她跟亲爹讲一讲关于她上位,关于随国公府皇外孙上位的事情。
这干系重大啊。贾祤的心头突然沉垫垫起来。
一旦她的亲儿子李烨做了储君,一切皆不同。
有胆子,有压力,同时也有一股子亢奋在心底升起来。贾祤知道的,那是野望。
这一股子火就是皇帝刻意在点燃的。贾祤能怎么办?
她没得选。因为皇帝已经替她和亲儿子李烨选好了路。
“好。臣妾全听皇上的。”贾祤应下了话。
“祤娘应了话,朕很高兴,朕挺开心。”李恒笑道:“朕也想瞧一瞧国丈大人的态度。想必应该也替祤娘和小十一一道欢喜吧。”
“当如此。”贾祤回了皇帝话道。
这会儿灯下瞧美人,李恒瞧着贾祤,他觉得美人甚美。于是李恒一揽,他揽着贾祤往怀里带。
贾祤没有拒绝,她依偎进皇帝的怀里。贾祤听着皇帝的心跳声。
李恒这会儿心思沉静。其时在伐吴国之时,李恒就瞧出来燕王的上进,这一位皇子有手段。
彼时的皇帝就在想,前世今生两辈子。燕王这一个儿子在登上大宝之前,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人选。
如今的燕王也一样,伐吴国燕王在兵事之上也有能耐。这让皇帝很满意。
让皇帝真正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登基前后,燕王是两幅嘴脸。
这问题在哪里,真的让皇帝想不明白。
明明登基之前,燕王是果敢聪慧,礼贤下士,孝悌有嘉,怜民勤政。一旦上位之后,燕王就是好大喜功,不惜民力,不悌兄弟宗亲,不听忠言逆耳。这一位闹得山河烽火,处处狼烟。
屠戮兄弟,宗亲困苦,世家怨言,小民生计无依。一个朝廷能在短短的时间倒台,还是一个一统中原的新皇朝啊。
想一想,宏武帝李恒就想不明白。最后他只能有一个结论,就是做皇帝时的李茂眺压抑的太狠了。他的一切全是按着皇帝的意志在表演。
皇帝喜欢什么,李茂眺这一位皇子就装成什么模样。
等着宏武帝百年之后,李茂眺上位时,他已经不想压抑自己,他想随心所欲。
守成之君,好歹能守了祖宗基业。最怕想跟先君比较的帝王,想超父越祖,想干一点大事业的帝王,他还没有逼数。
最后帝王想再创业,这难度太大,于是崩盘了。
结果当然是山河破碎,黎庶很苦。真苦的没活路,不然岂处处锋烟,全是闹选择的小民。
这一辈子的宏武帝在燕王身上已经打下一个叉叉,这一个皇子不是他挑的继承人。但是这不妨碍他给燕王机会。
伐吴国,燕王立功劳。
皇帝在俘虏吴国皇室宗亲后,在吴国首府被征服后,他就已经带着禁军回京都。
至于留在吴国的燕王在收尾。当然皇帝给了燕王一路独断之权。
如果燕王还向上一辈子一样的胆子大,南汉国一样会遭殃。如果燕王不是敢,凭着如今的天下大势,南汉国也撑不久。
大夏赢了,这是靠的实力。用着堂堂真正正的民力军队去碾压胜利。
这一等胜利最稳,不是什么奇谋,纯粹就是大势之下浩浩荡荡。赢了,就是赢了。
次日。
九畹宫,宋贤妃起来时,她的眼睛处有淤色。显然昨天睡得太晚,这留了痕迹。
宋贤妃让宫人用了脂粉遮盖。同时她跟身边的嬷嬷问了话。
“皇上昨个晚歇哪儿?”昨天宋贤妃得到复位的圣旨。按说是她的喜庆日子,宋贤妃以为皇帝会来九畹宫。结果皇帝没来。这当然让宋贤妃挺失望。
宋贤妃就是随口一问。嬷嬷小心的回道:“皇上宿在金粟宫。”
殿内气氛一下凝固。宋贤妃惊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