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搞营销(第4/5页)

更何况这是辅导班一次性奖励学生的钱。

这新闻报道出来,绝对够吸睛。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他孩子没到上高中的年纪,他肯定要后悔自己没把孩子送到启明星辅导班。

虽然就算他送去了,孩子也不一定能考出全省前十的好成绩,但去了总有盼头,没去连个竞争机会都没有。

于东相信,这事上报后,后悔不已的家长只会多不会少,而九月份开学后,那些原本不打算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也都会考虑起来。

尤其是那些孩子成绩本来就不错的家长,肯定不会放过这机会。

毕竟报一年辅导班满打满算也就四五十块,高考要是能进全省前十,就能挣五百甚至一千,十倍二十倍的利润,谁能不心动?

于东觉得程蔓太厉害了。

表面上看,她拿出一千奖励学生是出了血本,但这件事被报道出来后,未来三年内她的辅导班肯定都不会缺学生,并且其中不乏好苗子。

有了好苗子,升学率就有保证,而有了升学率,辅导班的名声也会越来越响亮。

这一千块,她花得可太值了!

于东觉得程蔓厉害的第二点,在于一般商家想找他们报纸打广告,都需要另外给钱,而且位置也都一般,哪怕是分版块的头条也不好上。

程蔓倒好,一分钱没花,目标却直逼头条。

偏偏他明知道她心里的盘算,也舍不得放过这个新闻。而且他相信,他们主编看到这篇报道后也会是这样的想法。

就冲这篇报道后续可能带来的关注度,他们主编也不可能因为看出这是广告,而去卡他的稿子。毕竟临江有这么多报纸,他们晚报不发,也会有其他报纸愿意发。

高,实在是高!

……

和于东谈妥报道的事,程蔓就着手准备了起来。

首先,她和高珍几人经过开会讨论,确定了这次活动写主题———启明星辅导成立一周年庆典。

主题之所以是庆典而不是奖励仪式,主要是程蔓觉得后者主题太单一,目的也太明确,而且参与活动的人选范围太小。

程蔓既然想打广告,阵仗肯定要越大越好,办成庆典,她既可以邀请七月份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也可以邀请九月份有意愿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而且庆典活动可以分为几个环节,先讲讲一讲辅导班成立的过程,再介绍一下辅导班老师的来历,吹一吹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最后再发奖金,让人震惊。

十七八岁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这流程复杂无聊,但家长肯定愿意看,毕竟举办这样的活动能从侧面反应辅导班的实力。

其次是联系场地还有通知家长,场地程蔓早就看好了,确定好时间直接定下来就行。

通知家长和学生这事则是招生时顺带做的,他们招生去的地方,附近基本都有辅导班的老学员,甭管对方愿不愿意来,跟人说一声总不费什么事。

有意愿报名的家长和学生更不用说,咨询时告诉对方时间和地点就行,都不怎么耽误时间。

最后,活动开始前程蔓特意找高珍聊了聊。

虽然上报纸不用程蔓另外出广告费,但这次活动搞下来,花销不可能会少。

虽然她跟于东谈时只提了奖励全省前十的事,但真要发奖金不可能只发一个人,一来显得有点抠唆,二来全省前十不容易考,总得给成绩不错但又没那么好的留点希望。

除了全省前十能拿到高额奖励,考进辅导班的前十的也有奖,前三名奖励依次是一百、八十和五十,四五名奖励三十,六到十名奖励十块。

再加上场地费用,另外他们把人邀请过来,不请人吃饭,瓜子花生总得准备点,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千五总是要花的。

花那么多钱,程蔓肯定想利益最大化。

借着这次活动,程蔓除了想扩大辅导班的名气,还想尽可能打造明星教师。

而这个人选,非高珍莫属,因为她不但是辅导班续课率最高的老师,也是何子明在辅导班的老师。

何子明考出好成绩,获得辅导班奖励的千元现金,这件事被报道出来,作为他老师的高珍出面接受记者采访也不会显得突兀。

而出面接受采访后,高珍能得到的好处显而易见,有了名气后,肯定会有更多家长报她的班,前期是续课率能得到保证,要是经营得好,以后课时费肯定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