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现实世界(2)(第3/5页)

忠义大将军,忠义。

朝廷很明显是想捡现成的。

李钺不置可否,派了人接待朝廷使者,好吃好喝地招呼着。

朝廷使者被送走这天,一众武将在营帐里议事。

李钺身披盔甲,端坐在主位上。

众人跪坐在底下,七嘴八舌。

“将军如今风头正盛,一定已经引起朝廷忌惮。此次召将军入京听封,陛下一定存了褫夺兵权的心思,将军万万不可入京啊!”

“不错,陛下虽许以高官厚禄,但将军手握数十万兵马,陛下必定坐立难安。若是入京,不单兵权不保,恐怕将军还有性命之忧。”

“将军切莫被使者花言巧语诓骗入京。”

李钺面不改色,神色淡淡:“那依诸位所言,该当如何?”

“这……”

众人心里都清楚该怎么做,但是不大好意思说出口。

他们只能用抹脖子的动作暗示李钺,这样,这样。

直到一个心直口快的武将开了口:“将军,不若咱们杀进京城,杀了皇帝,夺了皇位。”

有人带头,众人也都有了底气。

“正是如此,当今朝廷腐朽,皇帝昏庸,将军好心好意平定叛乱,却要被那皇帝老儿卸磨杀驴,简直可恨!”

“况且,我等是被将军收编的叛军,我等只认将军一人!旁人来管,我们是绝不服气的!”

“将军三思,若是入京,便是血流成河。几十年的基业,付诸东流啊!”

一行人越说越来气,纷纷起身下拜。

“求将军登基!”

李钺老神在在地坐在位置上,微微垂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当然不会进京听封,不过是矜持一下而已。

祝卿卿前几天来信教过他了,别人让他当皇帝,他不能一下子就答应。

要推拉一番再答应。

见他不为所动,众人都有些急了,连忙又劝:“将军麾下人才济济,后方又有祝大人坐镇。京城文武百官,一派纸醉金迷,无一人可用,必输无疑。”

“求将军即刻登基,我等皆愿奉将军为主!”

李钺按照祝卿卿教的,矜持地摆摆手:“不行不行,我乃忠臣良将,不可行此大逆不道、不忠不孝之事。”

众人山呼:“求将军即刻登基!”

李钺还想摆手,忽然,帐篷外传来马蹄声。

李钺抬起头,朝外望去。

只见几辆马车缓缓驶入军营,驾车的人、跟在后面的士兵,都是李钺的亲卫。

李钺眼睛一亮,从位置上站起来。

随后他察觉自己有些失态,清了清嗓子,对众人道:“我前几日派人去接小祝大人,看来是小祝大人到了。”

“尔等方才所说之事,本将军会仔细考虑,与祝丞相细细商议,再给你们答复。”

“朕的皇后到了,朕去迎接!”

李钺朝他们微笑颔首,随后走出营帐。

众人面面相觑。

刚刚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称呼,“刷”地一下飘过去了?

他们有点没听清楚。

但是紧跟着,便有人道:“由小祝大人来劝将军登基,一定比我们来劝更有用!”

“正是这个道理!”

一行人马上冲出营帐。

李钺站在马车前,刚握住祝青臣的手。

祝青臣还没来得及下马车,就被一群人眼睛放光地围住了。

“小祝大人来了?我们正商议大事,就等您呢。”

祝青臣笑了笑:“我知道,我来劝。”

众人都松了口气,有皇后来劝,陛下一定肯松口登基。

祝青臣挽着李钺的手,两个人回了营帐,单独谈话。

以后在史书上,史官会这样写——

“帝后商议三日,后动情晓理,力陈民生多艰、前朝积弊。恳谈三日,帝遂起兵。”

事实上——

祝青臣窝在营帐里,啃着李钺给他烤的羊腿,吃得满脸都是:“这一路上累死我了,人都瘦了一圈。李钺,你出去就说我求了你三天,好不容易才劝服你,不要露馅了。”

李钺马不停蹄地帮他烤肉,给他倒水,抽空帮他擦擦脸上沾到的调料:“知道了。”

三日后,李钺点兵,挥师南下。

这是最后决战,祝青臣没有再留守后方,而是和他一起行军打仗。

朝廷腐朽不堪,打起仗来,一个可用将才都找不出来,就连军饷军粮也要层层盘剥,简直是烂到了根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