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真没想到,你们原来是纸老虎啊!(第2/4页)

“不行吗?”德川光国也知道这事儿有难度,但日本人是不怕困难的……这是个难得的优秀品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喜欢蛮干!

于是光国就对片仓道:“去把当年制造伊达丸的后代统统找来……如果他们的祖先能学会制造洋式帆船,那他们也一定能学会!”

合着造船的手艺还能遗传啊!不过这也符合日本国的老规矩——工匠精神嘛!一个事儿都是祖祖辈辈一直干,讲究的就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手艺。譬如天皇的儿子当天皇,将军的儿子当将军,大臣的儿子当大臣,藩主的儿子当藩主,武士的儿子当武士……

“可是当年打造伊达丸的仙台船匠是在英吉利裔的武士三浦安针指导下造船的,现在也没有三浦安针……”片仓景长当然不想把造船的麻烦事儿往仙台藩揽了。

这可不是一桩买卖,没有幕府花钱,仙台藩接单的好事儿。

这个事儿叫“普请”,是个佛教用语,就是集众劳动的意思。搁在德川幕府的体制下,就是各藩出人帮幕府干活,是个封建义务……一般情况下幕府是不给钱的,讲究的就是个白嫖!

“没有三浦安针不行吗?”德川光国问。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片仓景长马上摇头。

“好!”德川光国重重点头,然后一指替自己扶着蜡烛台的那个“小姓”,“片仓君,他就是三浦安针!”

“什么?”片仓景长愣了又愣。

三浦安针都已经死了好几十年了……现在怎么又来了个三浦安针?难道复活了?也不对啊,三浦安针不是个英吉利人吗?这怎么……

小姓似乎看出了片仓的疑问,马上自我介绍道:“片仓家老,在下幕府旗本三浦安针,在下乃是第四代三浦安针。”

第四代三浦安针?这也可以?片仓都给整无语了。

而更让他无语的是,日本人起名字的方式讲究的就是一个多元化,这个祖祖辈辈就用一个名字也是可以的。譬如那个神君家康的忍者头子服部半藏的“半藏”就是个祖传的名字。还有许多商人也喜欢把自己的名字传给子孙……这是把名字当招牌了。

这个三浦安针在日本是有后代的,看来三浦家也把“安针”这个名号祖传化了。

看到片仓哑口无言了,德川光国就舒了口气,笑着对片仓景长道:“片仓家老,现在三浦安针有了,船匠也有了……巴达维亚的总督斯皮尔曼还答应提供一些洋匠来指导。造船普请的事儿,就交给仙台藩了……虽然是普请,但幕府也会记得你和仙台藩的功劳,等将来在新大陆开辟了地盘,幕府就给你在新大陆封个百万石!”

“百万石?”片仓景长终于打起精神了,“水户大纳言,这个新大陆也有稻米?”

“好像没有……不过有玉米!”德川光国说,“我已经跟斯皮尔曼打听过了!到时候封你一个玉米百万石!”

玉米百万石也是百万石嘛!

片仓还是有点不大敢相信,“可是……我们真能打下来?”

“能!”德川光国重重点头,“西班牙人就是一群纸老虎,打不过我们无敌的日本武士的!”

……

数十条拥有四十根长桨的快蟹船穿破了清晨海面的雾气,突然冲进了九州北部宁静的博多湾。其中的二十条船,抢在志贺岛和能古岛上的日本炮台反应过来之前,就轰的一声靠上了这两座岛屿的滩涂。

而余下的二十多艘快蟹船,则不管不顾,径直往博多湾内的鸟饲、久原两处滩涂冲去。没一会儿,这二十多条快蟹船也猛地冲上了滩涂。

这可是四十多条大型快蟹船,不是一般用来冲滩的小舢板,这种大小的船一旦冲上滩涂,再想要离开就不大容易了。至少在这一波抢滩登陆战结束之前,那是肯定没戏的。

也就是说,有人为了抢占博多湾,居然豁出血本,把四十多条快蟹船当成了“一次性大舢板”……这一条快蟹船的造价超过500两,40多条就2万多两啊!

如果登陆不成,这2万多两可就没了!

而每艘快蟹船上都有上百名水手和上百名朝鲜新建亲军的官兵,四十多条船几乎同时冲滩,差不多就是八千大几百人一次性投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