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吴三桂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第2/4页)

而第三道难题,则是怎么让卫拉特蒙古四部和察合台系出身的叶儿羌部认爱新觉罗·福全这个察哈尔亲王……想想就替“福好人”头疼啊!

……

“西王万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就在康熙皇帝给自己的好哥哥福全出难题的半个月后,秦州城内外终于同时响起了“西王万岁”的欢呼声!

这座位于祁山道北部入口处的重镇,是昨天晚上才刚刚变成“忠于西王”的秦州城的……在这之前,由费扬古指挥的一协八旗新军坚守了整整半个月。

在这十五天中有十天秦州州城都在挨炮轰,吴应麒为了这场秦州之战准备了超过一年,甚至在秦州以南属于巩昌府的西和县城内开设了铸炮厂,在靠近战场的地方花了大半年时间铸造了二十门可以发射十二斤炮弹的青铜红衣大炮和三四十门小炮、臼炮。在秦州之战开始后,吴世琮指挥的炮兵又拖着着那二十门重炮炮,在位于祁山道尽头并不算宽阔的道路上整整十八天才抵达秦州城下。

但是这二十门十二斤红衣大炮在破坏城墙时所发挥出来的威力,却对得起工匠和炮兵们还拖拽它们的民夫们所有的辛苦!整整十天没日没夜地猛轰结束后,小小的秦州州城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夯土包砖的城墙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豁口,其中最大的一条豁口长达二三十步!

这一段城墙的上半截全都没有了,城砖坍塌下来垒成斜坡。里面的夯土层也坑坑洼洼的,那是红衣大炮抵近发射铁砂弹留下的弹坑!

清军和吴军为了争夺这一段城墙缺口进行了最激烈的搏杀!

吴军的死士在五天之内总共发起二十多次扑击,而清军守将协领费扬古则亲自顶到第一线督战,整整四天五夜都没离开过,硬是指挥手下的八旗新军一次次将吴军击退。

打到后来,杀红眼的吴世琮干脆命人将十八门还能发射的十二斤红衣大炮全都推上一线,对准了城墙缺口处和附近城墙的垛口疯狂发射铁砂弹!

在吴军密集的火力杀伤下,清军死伤惨重,这段城墙缺口处层层叠叠的都是清军尸体——当时吴世琮是利用夜色,命人悄悄地将火炮运动上来的。在第二天天亮后,吴世琮又派出了数百人发起佯攻,将大量组成了密集队形的清军引到了缺口处的斜坡上,结果就遭到了埋伏在前沿的十八门十二斤红衣炮的猛轰,几乎所有的清军都打死,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大尸体堆,而吴军士兵就是在这尸堆上面达成了突破,一直突入了秦州城内!

这时守城的费扬古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只好率领残部突围,最后一个四千人的协,只剩下不到千人跟着费扬古逃走,其他人不是战死就是当了吴家军的俘虏。

在得知秦州被吴应麒、吴世琮攻占,亲领着两万精兵在秦州西北的伏羌县埋伏,等着打击清军援兵的吴三桂也便大摇大摆开了出来,抵达了忠于他这位西王万岁的秦州城!

不过出乎吴应麒、吴世琮两人的预料,虽然他们组织了所有能动弹的秦州百姓出门喊口号、迎西王,但吴三桂却依旧脸色难看,一看就知道在生气。

这可不得了!

吴老头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可是这老爷子在生谁的气?吴应麒看着老头子的脸色,心里头也直犯嘀咕。他不会是嫌自己打得太慢吧?这仗不容易打啊!秦州本就是坚城,而且还一度是赖塔的祁山大营驻地,又进行了加固……如果不是赖塔忽然带着部队离开秦州,这秦州之战打上三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就这样揣着一肚子的委屈和不解,吴应麒终于把自己的老爹领进了秦州城内最好的宅子——那里原来是座当地土豪的大宅,后来被赖塔征用,成了祁山大营总管大臣衙门的驻地。现在又成了吴三桂的行宫。

吴三桂刚刚气呼呼地进入行宫的大堂,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茶,吴应麒就没头没脑地凑了上来:“大人,您怎么一路上都气哼哼的?是谁惹您不高兴了?孩儿替您好好教训他一顿!”

“谁?”吴三桂撩起袍子,在一张太师椅上落了座,哼了一声道,“哼,岳乐这老小子是一个,李自成这个逆贼也是一个,康熙这个通贼的鞑子昏君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