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殿试(第3/5页)
小声讨论完,他们都心满意足地吃起了糕点,等待后头殿试结果。
祝子瑜几乎是赶着最后的时间,才交了卷,不过想想自己写的文章,还是松了一口气。
至少质量是有保证的。
顾璋想起开考前的疑惑,问道:“你们有没有觉得,之前大殿之上,有一道声音特别耳熟?”
黎川和余庆年都摇摇头:“屏气敛神都来不及,还真没注意到别的。”
倒是金瑎若有所思:“我好像也有点这个感觉。”
那日就是他的飞盘,砸中了赵旷,也短暂和明盛帝有过接触。
小太监见时辰差不多到了,问道:“几位贡士,可要简单用些膳食?”
糕点自然是不顶饱的,到了午时,要稍微吃点。
顾璋正听到金瑎也说声音熟悉,陡然听到宦官的声音,一下就想起了苏公公的声音。
这种独特的声音……寻常小厮和书童不会有吧?
广宇兄身边,怎么会有宦官的声音?
再将大殿上的声音,和记忆中广宇兄的声音一对比。
顾璋瞳孔紧缩!
他还想好好在皇帝面前,伪装正经学士风雅、彬彬有礼的君子模样,顶多稍微露一点点本性,显得活泼点。
但早就露馅了不说,还直接当着皇帝的面,吐槽他有点穷,有点小气?
顾璋想到这个可能,就觉得眼前一黑。
现在逃走,还来不来得及?
急急急!
***
另一头。
考官正在加紧阅卷,而后,将其中最优秀的十份,交由皇帝来挑选,给出排名。
明盛帝一眼就认出了他的小宝贝蛋的字迹。
他先挑出来,坐下来仔细品读。
“好文章!”明盛帝忍不住夸道,这文章读起来极为丝滑,许多想法都让他觉得眼前一亮,叫他觉得酣畅淋漓,宛如炎炎夏日,喝了一碗冰爽的白醪凉水。
“臣等也觉得这篇文章极好,可为一甲。”大臣们也都纷纷赞道。
他们知道,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以往功绩或者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的好名声,这次殿试的状元之位,定然是留给顾璋的。
所以尽管再喜欢这篇文章,也只说一甲。
他们不认识顾璋的字迹,但明盛帝认识!
听到大臣们一致认可,他顿时心中更为爽快,连每一根头发丝都透着舒坦畅快,朗朗笑出声:“堪为一甲!”
明盛帝又带着这份好心情,继续看剩下九篇文章,也有让他眼前一亮的,“此子官话说得倒是漂亮,内容也言之有物。”
若入翰林培养几年,日后指不定是个作诏诰的好苗子。
等明盛帝略略选完,他迫不及待地起身,宣贡士们入殿。
***
大殿之中,明盛帝坐在龙椅上,太监总管苏公公递上了进士名单,“皇上,此乃礼部拟定新科进士名单。”
明盛帝接过名单,看到顾璋在头名,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有种自己精心培养,默默关注的小辈,如今出息了得满足。
他又往后看了看,看到了拆开糊名之后,另外九人的姓名。
苏公公见他看得差不多了,直起身来,冲殿外喊:“宣新科进士进殿。”
下头的司仪官也冲殿外齐声喊道:“宣新科进士进殿。”
当今科举,其实殿试不太会刷人,贡士参加殿试,大多都能取中,只是一甲、二甲、三甲的区别。
后头的名次,在殿试阅卷后基本就不会变了,除非皇上另眼相看。
而前头一甲三人,二甲中出彩的,由皇上亲见后,定下最终名次。
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三十人,赐进士出身,余下人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新科进士们进了大殿,行礼后听一声平身,进士们起身。
顾璋看着自己的脚尖,心里头打鼓。
不会是真的吧?
广宇兄是皇上?
他突然觉得,站在前头也不是那么好,还是很有压力的,怎么会不紧张呢?!
谁有他这么肥的胆子?当着皇帝的面说,“你好像有点穷,还有点小气。”
顾璋规矩极了,老老实实的,无传召不直视圣颜。
没看就是不知道!
赶紧结束这个见鬼的殿试,放他回去当个上不了早朝的小官好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
耳边传来明盛帝的声音,正点了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