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众生世相(第2/3页)

在这期间参加会议的不止霓虹这里,英、德、法几国的财长也一起聚首讨论相关问题。

毕竟米国的贸易逆差不止相对于霓虹,欧洲那里同样如此。

当然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霓虹本土这里也没有闲着。

日元升值毕竟是一件大事,作为猥琐发育的代表,霓虹也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段时间通产省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调查日元升值的幅度对霓虹出口产品的影响。

这一项工作由经团联配合,毕竟大多数产业都集中于他们集团之下。

当下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大概是1:250左右,经过了前前后后两三个月的调查。

从纺织、钢铁、造船、电子、汽车等几个行业入手,最后得出结论这些行业对日元升值的最大承受能力大概在1:155到1:180之间。

这也意味着,日元如果升值34%左右,霓虹企业依旧能存活。

再低,那就是生死存亡关头了。

所以最后综合考虑,大家一致觉得日元只需要升值10%~20%。

即美元对日元比例升至1:200,霓虹制造业的出口就依旧还有着相当的竞争力。

往昔的几次贸易战告诉他们,只要霓虹稍稍的小退一步,在短暂的衰退之后就会再次大踏步的前进。

这也是为什么霓虹整体上下,倾向于日元升值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怕这些贸易摩擦,再说了日元升值他们也不是没经历过。

在1971年,日元就曾一次性升值过20%。短暂的调整之后,霓虹经济又继续的大踏步前进。

所以优势在我,不必慌!

这是战略性的以退为进,并不是我霓虹怕了米国爸爸。

而同样是在六月,半导体行业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6月24日这一天,美光科技公司代表米国国内的64K DRAM企业向米国政府提交了请愿书。

其声称根据《米国1974年贸易法》第七百三十一条例,从霓虹进口的64K DRAM正在或可能在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在米国进行销售,这对米国工业造成实质损害。

紧随其后,英特尔等公司对霓虹生产的可擦除只读存贮器也提出了倾销申诉。

之所以米国同行们突然发难,那是因为1985年同样也是半导体行业大萧条的一年。

根据半导体周期性衰退规律,1985年全球的半导体行情都在萎缩。

1980年一片64K DRAM存储芯片需要100美元,一年后就降到了50美元,到了1982年只需要5美元了。

而这还不是终点,1984年它的价格成了3美元,到今年年中一片64K DRAM的价格就变成了0.75美元。

同期,256K DRAM由31美元下降到3美元。

此时霓虹256K芯片在米国的售价为2.6美元,在霓虹为1.7美元。

霓虹的芯片价格便宜就罢了,关键它的质量竟然也比米国同行的优秀。

不仅如此,霓虹厂商丝毫不顾及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大萧条,反过来他在扩大产能。

反周期扩产能,这一招直接给予了米国同行致命一击,大量的半导体企业亏损破产。

这也为几个月后,英特尔宣布放弃DRAM芯片业务埋下了伏笔,不过这是后话。

总之85年的上半年无比热闹,这边米日政府忙着商讨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问题。

那边米国的半导体企业和霓虹的半导体企业,又快打出了狗脑子。

众生世相,当真是光怪陆离,云波诡谲。

……

时间进入下半年,因为米国企业的集体诉讼。

米国政府把之前和霓虹谈判的MOSS协议中,半导体这一项单独拎出来谈。

8月8日,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从霓虹进口的64K DRAM可能对米国构成实质性损害。

8月19日,米国要求NEC、日立、日本电气工业公司(OKI)和三菱电机公司在30天内进行回复。

但是应霓虹企业和霓虹国际贸易及工业部的延迟请求,米国延长了答复时间。

于此同时,时间越加接近九月份。

“渡边桑、柳谷师兄,两位请坐。”

白川大厦里,白川枫拉着第一劝银和野村证券的代表,开启了闭门会议。

都是老熟人,白川电器上市的时候,他们就是操纵人。

“白川桑,这次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