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开招募(第2/3页)
于是在七月初的前两天,白川电器也发布了早已准备好的各种上市公告。
其中审计报告相当于是有了第三方知名会计事务所的背书,有了它白川电器的招股书才有了被股民信任的基础。
这年头因为没有网络,白川电器的公告只能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传播。
但尽管如此,白川电器的审计报告也依旧让早就关注着他的民众惊呼连连。
以前只买白川电器的产品没感觉,毕竟只是小小的随身听和掌机,大家都消费得起。
但是看了公告之后才知道,白川电器的盈利能力那么强。
瞧瞧那些已经上市的会社,三洋、先锋、爱华、任天堂,没有一个比得上它。
按照白川电器去年的利润额,几乎已经和夏普、卡西欧、精工爱普生等一线品牌并列了。
没错,因为吃了随身听与掌机的红利,白川电器和这些一线大厂的盈利能力几乎持平。
虽然规模和体量没他们大,但是群众不管这些啊。
他们只看知名度和盈利能力,于是接下来白川电器的上市计划与招股书,更是让他们争相研究。
这是他们参与这支潜力股会社日常经营的最直接方式,也是他们能否从中获利的唯一途径。
东证交易所的大厅内,两位戴着眼镜的老爹正趴在桌上仔细研究手中的报纸。
他们已经是老股民了,尤其是这两年退休后,拿着丰厚的退休金又整日无所事事。
于是东证交易所这里,就成为了他们消磨时光的好去处,每日现场炒股乐在其中。
“诶”头发花白的高桥老爹抬起头,翻着眼睛从老花镜的缝隙里看向对面。
“山口,看到白川电器的招股书了吗?”
“看到啦”依旧趴在报纸上的山口伸出手指,在报纸上逐词逐句的阅读。
“融资两三千亿呢,真是大手笔啊。”
终于看完了手中的报纸,山口稍稍抬起已经驼下的腰背,感慨的叹了口气。
高桥老爹则见怪不怪的解释道,“这种科技型的企业,每投入一项技术研究都要花一大笔钱。
看看对方的计划……”他拍了拍手中的报纸,“新的存储技术,据说比软盘要厉害的多。”
“呐,还有”高桥老爹继续翻阅报纸,“今年有全新的音乐播放器上市,工厂要大规模扩建。
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开发数字技术的应用,通信领域也有布局的打算。
唔~还准备在港区再开发一块地皮,作为未来的商务中心。这都是花大价钱呐~”
“说的也是呢”山口手中的财经报纸也有类似的报道。
“就是不知道这些技术,未来能不能盈利呢?”作为股民,山口只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
对他来说企业经营情况良好,那股价就会升,自己也就可以放心的炒股。
白川电器未来要投入的技术领域他不懂,但他倒觉得在港区买地是不错的选择。
这两年东京的地价越来越贵,投资不动产准没错。
而高桥老爹听了山口的疑问,则无所谓的摆摆手。
“这就不用操心啦,这样的新兴会社业务增长是肯定的,股价再高能高过富士通他们吗?
只要白川电器的发行价比这个低,那就值得入手。”
“这倒是”山口颇为认同的点点头。
他们常年混迹股市,对和白川电器同类型的会社的股价了如指掌。
索尼、松下都快到两千了,白川电器总不会比他们高吧。
在公开的招股书中,白川电器只公布了预计融资的数额,却并没有公布发行价。
毕竟700日元那是和第一劝银他们的融资估值,真正的发行价还得看市场反馈。
否则韭菜去哪里割呢?第一劝银他们包销的股票又怎么卖出差价呢?
不到提交上市申请的那一天,发行价那是绝密。
不过很显然白川电器超高的利润额,让高桥老爹他们对这支新股信心十足。
而白川电器这里,除了上市公告及招股书,还有一份未来的计划书也一同发布了。
毕竟上市融资两三千亿日元,总要告诉股民这笔钱将来打算花在哪里。
扩大生产规模、研发创新、市场营销、收购兼并,甚至偿还债务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