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第一劝银来人(第2/3页)

唉,在霓虹想独自干点事,真的很难啊。

难怪能控制全日本60%以上的总产值,就凭这份嗅觉就不枉它的日趋壮大。

甚至白川枫在想,第一劝银对自己算是客气的了。

毕竟现在白川枫多少有点自己的实力,如果是其他小会社,估计只有躺平的命了吧。

“渡边桑,SIC暂时没有资金需求。不过在某些领域可以和富士通进行合作。”

面对第一劝银的试探,白川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哦~”渡边一郎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白川桑不妨详细说说。”

白川枫不管此时度边一郎心中的想法,自顾自的说道。

“想必渡边桑也知道SIC是一家芯片设计会社,在设计成本上并不会有太大的投入,所以也不会有较大的资金需求。”

其实这里白川枫偷换了一个概念,设计确实不需要什么大的成本,但是把设计的东西实现需要啊。

不过设计公司,只说设计成本,这没毛病吧。

“至于和富士通的合作,我们可以为对方定制芯片,甚至联合研发。

对于富士通的业务,渡边桑应该熟悉的很。大量的消费电子产品,都需要芯片。

而放弃直接采购国外的芯片,改用和SIC联合开发的芯片,想必在成本上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这倒也说得过去,渡边一郎点了点头。

富士通是第一劝银财团内非常重要的企业,对于他渡边一郎也了解的比较透彻。

除了半导体制造,富士通还有消费电子业务。

比如个人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空调、有线电话、显示器等等。

而这些大多数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微处理器芯片。

以前的富士通芯片,基本都是直接采购了米国的产品。

比如其准备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最新款个人电脑FM-8,其搭载的CPU就是来自米国摩托罗拉的8位芯片MC6809。

其他的辅助芯片是来自Zilog的Z80,同样是8位芯片。

整台电脑上的处理器芯片,没有一枚来自霓虹本土。

如今白川枫提出由SIC和富士通联合研发处理器芯片,一旦成功对于富士通来说确是百利而无一害。

其他的不说,单单使用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要知道早期的芯片价格和制作成本,那是呈倍数关系的。

否则英特尔一片8086,也不会卖360美元。

自家参与设计,自家制造。不用怀疑,成本一定会直线下降。

如果是这样的话,富士通那里倒也能交待的过去。

没错,今天渡边一郎来拜访白川电器,一部分原因是富士通那里的委托。

同样是从事半导体行业,它当然知道如果流片成功,SIC未来的潜力。

而SIC是第一劝银介绍过来的,所以富士通希望再通过第一劝银,来完成自身对SIC的投资。

见到富士通这么看好SIC,渡边一郎刚刚索性也直接表达了,第一劝银可以提供融资的想法。

这完全是临时决定,属于搂草打兔子,顺便来一把。

不出意料的白川枫拒绝了第一劝银融资的提议,不过却在技术合作上松了口。

这也是富士通对SIC的最低期望,投资不成,至少可以保持技术合作。

就像刚刚白川枫说的那样,有自我产权的芯片,对富士通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无论是成本,还是摆脱对外人的依赖。

对于富士通来说,都是竞争力的提升。

而这也是白川枫所能做的最大让步了,毫无疑问SIC必须保持其资金独立。

因为这是白川枫为自己打造的围墙护城河,怎么能假他人之手。

更不能把控制权留给别人,至少现在如此。

但是和富士通进行技术合作还是可以的,虽然相比于自己独立设计,会少赚一笔。

不过他也明白,有些事是无法吃独食的,尤其是带有垄断意味的行业。

而且有了富士康的兜底,对于起步阶段的SIC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联合研发的芯片肯定是在SIC8081的基础上做改进,大概率是它的某种简化版。

那么一旦这种芯片定型,也就意味着同时获得了富士通的订单。

你看有了订单,进行批量生产,芯片的制作成本不就下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