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你是想整一个实验室吗?(第3/4页)
陈舟收敛笑意,看了看两人,说道:“贝尔托卢奇博士,米彻·约翰斯通教授,我是在想,你们早点这样坦诚一点,不就行了吗?”
贝尔托卢奇依旧有些没明白陈舟的意思。
但米彻·约翰斯通却想到了自己得到的消息,关于陈舟打听CERN后续实验计划的消息。
“陈舟博士,你的意思是,你对这个实验感兴趣?”
听到米彻·约翰斯通的声音,贝尔托卢奇也猛地想到了什么。
陈舟解释道:“其实,你们跟我说任何CERN的辉煌,LHC的强大,都是我不关心的。与其那样,倒不如把你们的实验计划给我看一看。”
“如果有我感兴趣的实验,我自然会想要加入这个实验的研究团队。而不是因为过往的历史。”
“还有就是,你们找我的时候,直白一点就行。不用老想着旁敲侧击,试探我的想法,那样做的意义不大。”
听到这话,米彻·约翰斯通和贝尔托卢奇两人俱是愣了一下。
随即,贝尔托卢奇笑着说道:“我这就让人把后续的实验计划发过来。”
米彻·约翰斯通也说道:“陈舟博士,你早这样说啊,我还以为你们华国人都比较含蓄呢……”
陈舟微微摇头:“华国人不会在科研的事情上含蓄。”
顿了顿,看着明显松了一口气的两人,陈舟又说道:“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我不会加入CERN,成为正式的研究人员,至少现在不会。”
正不正式对于米彻·约翰斯通和贝尔托卢奇不重要,重要的是陈舟这个年轻的天才物理学家,有了留下的可能。
只要陈舟留下了,那他们就觉得,他们有能力使陈舟从他口中的“参与人员”,变为“正式的研究人员”。
毕竟,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魅力,可是摆在那的。
其实,米彻·约翰斯通和贝尔托卢奇,或者说CERN这么重视陈舟的原因。
无外乎人才二字。
这也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两个字。
不可否认的是,CERN拥有着不少的物理学天才。
但是像陈舟这样,一个21岁便领导SLAC对撞机实验室研究人员,完成了胶球实验,并成功发现胶球的人。
却一个也没有。
所以,CERN希望能够留下这个,被物理学界某些人称为“具有物理学领袖气质”的人才。
要不然,米彻·约翰斯通和贝尔托卢奇,怎么可能会二次上门?
送走了两人之后,陈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这两人,要是把他看的平常一点,或许还好沟通一些。
奔着科研和实验本身去聊,说不定早就聊出结果了。
可偏偏,这两人不是抱着平常心来的。
微微摇了摇头,陈舟不再去想这些。
径直走到桌子前坐下,打开电脑,准备看看CERN后续的实验计划。
那两人,毕竟还在等着自己的答案呢。
不过,在两人离开时,陈舟也告诉了两人。
在弗里德曼的学术交流计划未结束之前,他也是不会参与CERN的课题实验的。
对此,两人虽然有些惊讶,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说等陈舟看完实验计划后,给他们一个答案就行。
电脑打开后,陈舟还没来得及看,手机便响了起来。
陈舟摸出手机,看了一眼,按下接听键。
“喂,陈舟,你现在在哪呢?你就跟我聊材料学的课题?按你的描述,你是想整一个实验室吗?还是说,你打算……”
听着对面叽里呱啦一连串的问号,陈舟轻声笑道:“我就是跟你讨论一下,发给你看看,你怎么这么多问题?”
“要不是因为你之前帮我一起整理过四十三所那个课题的资料,我才不会找你呢……”
手机另一头的张一凡,明显愣了一下,旋即便笑骂道:“别以为你现在是物理学大佬,又是数学大佬,我就不敢说你了?什么叫要不是?”
“那可不是你找着我帮忙的?那可不亏了我的帮忙,亏了我下载的文献资料?”
陈舟:“是是是,所以,我这不是又来找你帮忙了吗?”
张一凡:“这又是四十三所的课题?可看着不像啊?探测器的材料?”
陈舟解释道:“不是四十三所的课题,是关于粒子加速器的探测器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