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咸服(第2/3页)
直到钟匡时继位,彭玕更是摆起了老资格,让他很不喜。与之相比,彭彦章就要亲近多了,也更听话,这次便带着他一起投降,官职并未降低,比危全讽那个从九品下的监作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吉州一下,江西全境皆为王土了。”危全讽神色复杂地说道:“大夏这势头,可不得了啊,明后两年怕是就要横扫整个南方,天下归为一统。”
“南方诸侯,除了杨渥、刘隐外,怕是都无心抵抗。”彭彦章亦道:“其实,圣人这次攻灭渤海国,才更让人震撼。海东盛国,嘿嘿,当年武后都拿它没办法。”
“武后连契丹都平得那么费劲,遑论渤海?”危全讽说道:“事到如今,老夫也很后悔。当初若与信州一起归顺,而今怕是紫袍都能穿得。”
钟匡时看了他一眼,心中暗爽。叫你个老东西和我对着干,如今吃亏了吧?哈哈,大快人心。
不过他还有基本的表情管理,道:“李嗣源、周德威平定整个江西,高仁厚在黔中大杀四方,蛮獠皆服,接下来不知是攻马殷还是杨渥了。不过,应该都很容易吧,除非国中有乱。”
彭彦章、危全讽对视一眼,又都避了开去。
以前他们盼望大夏生内乱,现在又非常不希望有内乱,世易时移,诚如是也。
不过,连番大胜,上下咸服,真的乱得起来吗?
……
“这就是渤海人啊?”
“长得与咱们夏人也没甚分别嘛。”
“怎么没分别?胡须浓密,高鼻深目,差远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被俘的渤海军校是粟特人?”
“这……”
“确实长得差不多,他不张嘴,我以为是唐人。”
长夏商行之内,拓跋思敬听闻有俘馘入城,立刻放下手里的账本,走出了内室,到大门口观看。
商场内的人也停下了商品的挑拣,往门口挤。
圣人在北平好几年了,如今住在这座城市里的,除了关西人外,河南人、河北人、河东人乃至江南人都不少。
作为顶级购物场所,长夏商行能提供市面上难以见到各种特殊商品,绝对是外地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此刻站在门口围观的,便有他们。
被押到北平府的渤海俘虏,一般都是有点身份的。除了王室宗亲外,还有一些所谓的“主战派”官员、世家,如南京烈氏、西京李氏、东京康氏、上京大氏、高氏、申氏等。
他们经历了长途跋涉,一路上虽然没受什么虐待、羞辱,但绝对不好过,此刻疲累欲死,蓬头垢面,加之来到了陌生的敌国都城,将要领受未知的命运,故一个个惊惶不定,哀伤不已。
甚至于,一些妇人、小孩都在哀哀哭泣了。
这就是亡国奴的下场,在场的所有人都升起了明悟。
圣人攻灭河南、河北藩镇,手段虽然谈不上多柔和,但绝对是把他们当自己人看待的。若不是,他们便是今年渤海人的下场,也是去年契丹人的下场。
一些河北商徒、士人摇着头,叹息着走开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回去之后,也有一笔谈资。家中有些后生,对朝廷颇多怨言,以前懒得管他们,今后再大放厥词,就得扇他们嘴巴了。
乡里一些认识的武夫,军溃之时潜逃。朝廷明明已经下旨赦免他们的罪过,令其各安生业了,偏偏还一副不服气的模样。如果遇到,可以和他们好好说道说道,有些执念,该放下了,没机会的。
前来北平公干的潞州别驾郭崇韬夹杂在人群中,若有所思。
大夏新朝建立快八年了。八年间,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如滚雪球般迅猛发展,可调用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效力朝廷的才智杰出之士也越来越多,相对应的,面对对手的优势也越来越大,完全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这种循环是很难打破的。除非出一个史诗级大败,或者来个倒行逆施之主,但显然不可能。
而且今上从一开始就没对武夫们让步,权力剥夺得十分干净,为此赌上了自己的威望和前途。只要他不死,这个朝廷就稳如泰山。
当然,如果他死了,这天下就有意思了,分崩离析是必然的。只是,短时间内看不到希望啊。今上开得强弓,骑得烈马,玩得贞妇,还能御驾亲征,很多人都被他熬死了,你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