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2/3页)

毫无疑问,河北百姓确实是苦了。但怎么说呢,有魏博、成德、幽州这些顽固的军人集团在,怎么着都免不了刀兵之苦的。让李克用先折腾他们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远在河中的赵光逢指出,多年未闻战事的河北人老是被这么搞,很可能把他们的军事能力给提升起来。邵树德觉得不无可能,毕竟历史上魏博那么挫,被朱全忠反复踩在地上摩擦,但“养蛊”多年后,练出了银枪效节军这种“蛊王”。

李存勖时期,攻成德,死了好几员大将,成德军人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毕竟河北有军事基础,有经济基础,人还多,尚武之风又浓烈。他们现在挫,那只是因为安定的时间太长了,真要提升,其实也很快。

“罢了,蜀中、河北,我也鞭长莫及,暂时没那个精力管。”邵树德站起身,推开窗户,看着已经恢复平静的寿州大街小巷,道:“离开北地半年,也该回去了。再不回,我担心……”

陈诚默然。

“但还需交接好防务。不把诸事理顺了,走得不放心。”邵树德又道:“如今就等时瓒、折嗣伦来了。”

……

接下来几日,邵树德一直在寿州歇息。

一万新卒已经正式编入铁林军右厢,郑勇任兵马使。

那日淝水之战,他们与敌右翼进行了短时间的厮杀接触,后又参与围攻淮军营寨,表现还不错。邵树德信守承诺,将其编入铁林军。

一万人在八公山下操练,杀声震天,远近皆闻。

朱景也一直在整顿消化他那五千兵马。

他现在对邵树德是真的恭敬,每天都来请示汇报。哪怕只是装装样子,这演技也相当可以啊,挑不出毛病。

临时居住的江府内各种用度不缺,全由朱景亲自把关、挑选,另外还送了两个女人过来侍寝。若不是他姓朱,邵树德都怀疑朱景想当他义子了。

不过服务到位,可不代表邵树德昏了头,会把朱景引为心腹。事实上折嗣伦就很清楚,申州刺史陈素不能动,寿州刺史朱景是可以动的。

五月十三,时瓒只带了寥寥几名亲随,匆匆赶到寿州。

“李将军。”江府之内,时瓒对着李忠恭敬行礼。

“时将军来了。”李忠笑眯眯地回了个礼。

“大王有召,昼夜兼程赶来。”时瓒说道:“李将军,可否引我去见大王?”

李忠不动。

时瓒有些疑惑,但又不好说什么,只能跟着一起等。

良久之后,却见两名彩衣女子红着眼睛离开,李忠这才说了句:“随我来。”

时瓒看了两眼离开的女子,一位年轻妇人,应未满二十,另一位是青葱少女,不知什么身份。

“不要多管闲事。”李忠警告了一句。

时瓒连忙告罪。

“拜见大王。”会面的地点在书房,邵树德正端着毛笔练字,时瓒一进来便行礼。

“建中年间,李希烈伪署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寿州刺史张建封遣贺兰元均、邵怡守秋栅,阻遏叛军东进。”邵树德放下毛笔,看着时瓒,道。

时瓒若有所悟,也微微有些失望。

秋栅位于霍丘县,夏王这是想让他镇守秋栅,防备梁人南下,或许还有盯着朱景的意味在内。

邵树德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道:“两月前梁人南下,朱景招募游侠少年,袭扰贼人,后又整军北上,血战垛堞,故得刺寿州。陈素深入蔡州,奋勇杀贼,后又至寿州,阻敌渡河南下,此亦有功,故得授申州刺史。”

时瓒不意邵树德目光如炬,竟然看出了他的内心想法,立刻告罪。

“先在秋栅整军练兵。”邵树德说道:“你部虽有万人,我看最多三千能打,剩下七千,怕是还打不过淮人。不好好操练,如何上阵?待兵马整顿好了,能上阵走几个来回时,自有用你之处。黄州、蕲州那边,战机很多,只要立功,都有机会。”

时瓒一听放下了心,道:“谨遵大王吩咐。”

“淮西节度使是折嗣伦。”邵树德悠悠说道。

“末将只尊奉大王号令。”时瓒大声道。

“好。”邵树德笑了笑,道:“安心回去练兵吧。我既将你从长安捞出来,自有用你之处。”

“遵命。”时瓒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