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梅饼验尸法(第4/15页)

宋慈坐在不远处的竹棚里,亲眼看见那肥头大耳的官员如何在韩侂胄话音刚落之时便悄悄退出人群,轻手轻脚地跑到茅舍背后躲藏起来,有模有样地学起了狗叫。他记得之前刚到许闲堂时,就看见这个肥头大耳的官员在韩侂胄耳边说话。他不认识这官员是谁,也不想知道,甚至不愿再多看一眼,打算悄悄起身离开。

韩侂胄却已远远望见了他,一声“宋慈”叫出了口。

宋慈停住脚步,回身向韩侂胄行礼。

韩侂胄指着宋慈道:“这位就是前些天破了岳祠案的宋慈,圣上对他可是赞赏有加。”

众官员一听,纷纷出声附和,对宋慈各种夸赞,都是“年少有为”“前途无量”之类的套话。

“宋慈,你先别急着走,回头我还要找你说道说道案情。”

韩侂胄没有踏入竹棚,留下这话,穿过囷场,继续游园去了。众官员簇拥着他而去,再没人朝宋慈多瞧一眼。

宋慈虽然破了岳祠案,却仍有不少疑问未能解开,韩侂胄要留他说道案情,他自是求之不得。他不想与这群高官走在一起,于是在竹棚中坐了下来,静心等待。他等了大半个时辰,才等到夏震赶来,请他移步归耕之庄。

归耕之庄位于南园西侧,前院广植奇木,蓄饲鹰雁,后院围山圈地,牧养牛羊。宋慈进入庄内时,韩侂胄正手把黑釉茶盏,独自一人品茗。

“太师,岳祠一案,真凶虽已服罪,但此案仍有不少……”

宋慈一上来便直奔主题,可他的话才开了个头,韩侂胄便摆了摆手。

“圣上闻听你破了岳祠案,龙颜大悦,有意在上元节太学视学典礼之上,当众嘉奖于你,你可要及早做好准备,上元节当天,切莫缺席。”

皇帝当众嘉奖,那是莫大荣宠。宋慈应道:“谢圣上天恩,可是此案……”

“岳祠案已经了结,你无须再多言。我叫你来说道案情,不是要说此案。”韩侂胄将黑釉茶盏一搁,“自乾道之盟以来,每年正旦,我大宋与金国都会互遣使团朝贺,此事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宋慈不明白韩侂胄为何突然提及正旦使团一事,应道:“此事我略知一二,听说候潮门内的都亭驿,便是专门接待金国使团的地方。”韩侂胄微微颔首,道:“今年金国使团比往年来得早,腊月二十六便到了,眼下已在都亭驿住了十余日。此次使团的主使名叫赵之杰,是金国的太常卿,副使完颜良弼,是金国的兵部郎中。往年金国使臣入宫贺正旦时,都是有礼有节,今年这二位可就不大一样了。”说着沉声一哼,“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文武百官齐集大庆殿,金国二使入殿朝贺,非但容止倨慢,还手持国书立而不进,自称天朝上使,要圣上亲自下殿去取金国国书。我让知门事夺了国书进呈圣上,二使居然面带愤色。后来赞者唱‘躬身立’时,百官尽皆躬身行礼,唯独二使端立不动。百官甚为气愤,著作郎朱质当场奏言:‘金使无礼,乞即斩首!’不少大臣都出班请奏,乞斩北使。宋慈,倘若当时你也在场,金国二使如此无礼,冒犯圣上天威,你觉得当不当斩?”

宋慈略微一想,道:“正旦朝会乃国之大典,大典上斩他国来使,恐有不妥。”

“不错,圣上深明此理,下旨让二使回都亭驿待命,择日再入宫朝见,二使当场愤恚而去。圣上虽然忍下了这口气,事后却龙颜大怒。我身为宰执,理应为圣上分忧。金国使臣冒犯圣驾,如此狂悖无礼,岂能任由他们逍遥事外?”韩侂胄说到这里,双掌一拍。

掌声未落,西侧屏风后忽然笑吟吟地转出一人,正是那个在囷场学过狗叫的肥头大耳的官员。

“这位是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事赵师睪。”韩侂胄道,“赵知府,你把案情向宋慈说一说。”

“下官遵命。”赵师睪向韩侂胄行了礼,转身面向宋慈,打量了几眼,一团和气地笑道,“这些日子说起宋提刑,圣上和太师都是称赞有加,我还当是老成持重之人,没想到竟是如此年少。”

不久前赵师睪当众学狗叫的那一幕如在眼前,宋慈心中厌恶,虽然赵师睪贵为工部侍郎兼临安知府,他却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既没向赵师睪行礼,也没应赵师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