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是谁的天王(第2/6页)
虽然为人刚直,常有言语冒犯让孟昶很不爽,但对于他的能力,孟昶还是知道的。
见赵季良如今如此推崇张昭,直让孟昶感觉一阵心惊。
“若这凉王真如同太保所言,有此大志,我蜀国与凉国比邻,当要如何应对?”
赵季良赞赏的看着孟昶,此时的孟昶,头脑还算清醒,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像后来被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冲昏了头脑。
“臣原本是支持陛下出兵夺取凤翔乃至关中的,那是因为晋主无德,能苟延残喘已经不易,我以蜀中精兵进关中,他必无可奈何。
但现在,北边凉国大王有大志,凉州、朔方铁骑,也不是我等可以敌对的。
我若出兵,就是挡了凉国东出的道路,反倒谁把自己摆到凉晋相争的棋盘上,绝不可取。
不如紧守剑阁,以待天时,凉王也未必就能成事,就算能成事,也不是五年八年就能成功的。
陛下休养生息,善抚士卒,蜀地自成一片天,也足以自保了。”
孟昶缓缓点了点头,但内心却有了和赵季良不一样的打算。
现在蜀国中,他孟昶说话,大约只有三成的效用,其余都把持在这一批老臣手中。
既然凉国张昭已然崛起,那他孟昶手握此等富庶大国,不更应该整军束甲奋发向上吗?
若是能将权力都收归自身,以蜀地之富庶,可养精兵五万,不管谁入了中原,也要看他的脸色才是。
如果说,张昭的传书,仿佛是在孟蜀,南唐等国相对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枚石子的话,在中原朝廷中,就跟投下了一枚炸弹差不多。
东京开封府,新建的太学旁。
自从打破了隋唐严格的坊市结构,东京城的建设,正以一种掌权者都想象不到的速度,开始飞速发展。
比起隋唐长安、洛阳的气势恢宏和威严大气,东京城无疑多了很多市井烟火气息。
今天是太常丞,开封推官李谷的生辰,一众与他亲近的后晋朝廷文官,都聚集到了李谷府上庆贺。
只不过这个庆贺显得有些寒酸,酒液浑浊,菜蔬亦是平常,唯有每人身前有一只烤鸡,烤的金黄香脆,看起来颇为美味。
此时的文官虽然俸禄不多,地位更是不高,但也不至于如此寒酸,他们弄的这么简单,最大的原因就是石敬瑭的病情。
自从被耶律德光与张昭约为兄弟,石敬瑭屈辱性的多了一个叔叔之后,儿皇帝就病倒了。
不提他已经快五十岁还从御座上摔下来口吐鲜血,就算是从一病数月,时好时坏来看,很容易让人得出一个时日无多的结论。
此时的人,无论贵贱,能活到五十岁,就要算是寿终正寝了。
是以,在石敬瑭如此病重的时候,李谷等文官,定然是不敢大摆宴席的。
会不会被处罚不说,若是引来一二骄横的军将,以此为借口上门勒索,那也是麻烦事。
宴席之中,虽然酒浑菜淡,但众人仍然喝的十分尽兴。
这些参与聚会的人,职位都不怎么高。
刘涛不过是职方郎中,薛居正也才为盐铁巡官,李沼、李超兄弟二人堪堪才到工部任郎中等官。
还有个倒霉蛋范质也在,历史上他本来因为抱上了桑维翰的大腿而官运亨通。
但这会,范质为张昭在河西制定律法的事被桑维翰知道了,哪还会举荐他做官。
没让石敬瑭把他一刀砍了,就算是格外开恩。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席间,身为主人的李谷以箸击碗,唱出了张昭的名句,众人都是这个时代的文官中的佼佼者,自然听得出来这曲词的高妙。
“李大夫,听闻你家大郎,年纪虽小,诗词一道却有白乐天之风,不如让他出来赏评一下此词。”
李谷吟唱完毕,笑着对右资善大夫李沼说道。
李沼本来无子,于是过继兄弟李超的儿子李昉为子。
此子虽然今年不过十五岁,但已然是东京开封府有名的神童,他的诗效仿白居易,很有唐代神韵。
“小儿才疏学浅,诸位高才在座,哪轮得到他来品评!”
李沼赶紧摆了摆手拒绝,开什么玩笑,这写诗的人,才把大宁宫的天子气的卧床不起,李沼哪敢让李昉出来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