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公募基金眉目初显(第2/3页)
按君实二号持续增长的规模,2%的管理费用也是个不小的数目,维持公司正常运营毫无问题,加之目前自营盘表现得也还算不错。
对于公司未来的盈利方式,顾君浩并不会过多的发愁,今年的主要任务并不在盈利这一块,而是丰富起君实系的投资品类,争取让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星期二,顾君浩正在办公室办公之时,沈博裕笑咪咪的敲响了顾君浩办公室的大门。
“沈总监这是有什么好事吗?”顾君浩见沈博裕面带喜色,忍不住问道。
“确实有喜事,要不顾总您猜猜看?”沈博裕回道。
“这我哪知道,你老婆怀二胎了?”
“切,怀二胎算什么喜事,是公司的事。”
公司里有什么喜事是自己不知道的?顾君浩忍不住一愣,随后便反应过来:“公募基金的事儿?”
“啊!顾总您一猜就着啊,确实是公募基金的事儿,有点眉目了。”沈博裕见顾君浩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也没有再卖起关子。
“一级市场是我自己在管着,至于基金事业部那边,A股这熊样儿能有个什么喜事,除了这个就只有上次让你们几个打听的公募基金牌照的事情了,说说看吧,怎么个情况。”
让李欣愉泡了两杯咖啡,顾君浩带着沈博裕来到沙发上坐下,准备听听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元旦过后不是遇上了股灾嘛,跌了差不多一个月,公募基金又有仓位的要求,正好赶上了,有那么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一支主动型基金净值已经跌破1亿元,净值亏损严重……”
随着沈博裕慢慢的解释,顾君浩也终于了解到事情原委,这支名为中小盘投资混合精选的纯股票投资基金,经过这一轮熔断所带来股灾,总体规模已经跌至1亿元之下。
并且,在投资者之间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投资者赎回加上净值腰斩,如果没有奇迹的话,这支基金产口角度达到监管层要求的清盘条件,已经是大概率了。
同股票强制退市一样,公募基金也有着他清盘的下限条件,并不是无休止的可以薅基民的管理费羊毛。
根据基金行业监管部门对于公募基金产品的运行条件设定,一旦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天低于5000万元,或者说连续60日之内基金份额持有人数低于200人,那么则将触发基金清盘条件。
沈博裕继续说道:“这家基金本来规模就不大,成立的时间也比较晚,去年第一次股灾加上赎回,基本上已经把收益给抹平了。”
“后面几次虽然股灾虽然调仓得比较及时,收益有了一定的回归,不过已经架不住持有基民的的各种赎回了,加上市场大跌,普通投资者对于基金更是避之不及。”
“这么说来,熔断还帮了我们的忙了,他们是打算出售吗?”顾君浩笑着说道。
“是的,虽然2月份股市有反弹,但外围目前也不稳,虽然他们基金经理比较看好这一次的反弹,不过公司实控人有点信心不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抗得住。”
“这个倒是的,收益腰斩,不管基金经理再说什么,实控人跟投资者都已经不会买账了,反弹的话,他们规模也增加不了多少,反弹的过程中一定有大量投资者会赎回的,那么他们也只能被迫清仓。”
“是这个道理,所以实控人觉得,与其被动等待清盘,不如趁着现在有人想要收购,卖个好价格,这样也不至于亏损太多。”沈博裕点点头道。
“机不可失,这样的机会不常有,那沈总监就跟他们谈下去吧,价格方面不用压得太死,2亿元之内都可以接受,能搞到基金牌照的人,都有点门道,我们也算是结个善缘。”
“行,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沈博裕点点头道,顾总还是有格局的,没有想着趁人落难的时候压价,而是以正常的估值去收购。
这样自己谈起来也更加的有利了,顾君浩也没有问沈博裕在哪里打听来的,这属于他的个人人脉,没有必要去打听,能够利用个人人脉来为公司做出贡献,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
原本以为收购公募基金的要等到2018年股市真正的跌到谷底之时,那时候整个市场的投资者都已经几乎丧失了信心。